我省春季大风、降温、雨雪连阴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对蔬菜生产影响较大。为保障蔬菜春季生产正常开展,全力以赴“开门红”,制定2023年全省蔬菜春耕备耕工作和春季生产管理指导意见如下:
一、春耕备耕工作
1.做好设施农业建设工作。一是尽快落实项目实施主体,指导实施主体落实土地流转合同或土地承包手续,提前做好建材购置、施工队对接等工作。二是督促具备开工条件的主体尽早开工建设,鼓励具备投产条件的设施尽快投入生产,形成产能。
2.重视蔬菜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预警,及时下发灾害性天气预防指导意见,避免出现极端天气引发的生产事故。二是严抓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重点品种用药指导,防止农残超标。
3.做好春耕备耕指导工作。一是及时指导种植主体做好肥料、农药等农资准备,鼓励育苗生产经营单位及早与用苗单位对接,提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和优良种苗。二是指导种植主体及时做好塑料拱棚的清理、加固、覆膜等工作,有效发挥塑料拱棚的春提早功能。三是指导菜农做好大田深耕、施用基肥等准备工作,保证露地蔬菜正常定植。
4.强化蔬菜生产技术支撑。一是强化技术培训,夯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技术应用。二是加强“三新技术”推广,重点推广适宜我省栽培、市场前景良好的品种,积极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和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二、日光温室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之间,防止温度过高造成衰老加快或植株徒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日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放风量和放风时间。
2.光照管理。棉被等保温覆盖物早揭晚盖,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温室内靠近后墙区域光照弱、温度高,植株易徒长,可在后墙张挂反光膜改善北部光照,减少南北植株生长差异。
3.水肥管理。鼓励采用膜下浇水和膜下滴灌,浇大水后可适当加大放风力度和时间,降低室内湿度。注意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在不需浇水时,肥料可通过叶面补充。
4.植株调整。越冬茬蔬菜要勤疏老叶、病枯叶,勤落秧,延长收获期。冬春茬蔬菜及时采收果实,防止坠秧。
5.病虫害预防。通过合理的环境调控、水肥管理和植株调整,提高植株抵抗力。通过悬挂黄板、设置防虫网等物理措施防治虫害。着重注意预防茎基腐病、根腐病和细菌性病害,温度回暖后要注意预防病毒病。
三、塑料大棚生产准备
1.做好清园工作。清理干净土表的枯枝残叶、残存地膜等杂物。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塑料大棚,覆膜后可用药剂熏蒸处理,尽可能对棚内的病虫源做到彻底绝杀。
2.提前扣棚升地温。可提前20-30天覆棚膜促进地温回升,并采用高畦或高垄地膜覆盖栽培,促进前期地温升高和幼苗生长。
3.定植前期增温保温。定植后,可通过增设二道幕、大棚内加盖小拱棚等多层覆盖方式应对降温和夜间低温天气,促进缓苗。
四、集约化育苗管理
1.做好品种选择。春茬蔬菜要以早熟抗寒品种为主,越夏蔬菜要选择耐热、抗病、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中晚熟品种。
2.温湿度管理。温度低时可通过多层覆盖、配备加热设备等增温防寒。水分管理宜干不宜湿,切忌大水浇灌,注意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
3.光照管理。幼苗长出2-3片叶时要保证光照量,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覆盖物,延长光照时间。如遇连阴雨雪天气,可在苗床上方设置补光灯,每天补光8-10小时。
4.炼苗管理。在幼苗长到3-4片叶或定植前1周,注意控水促根蹲苗和通风降温炼苗。如幼苗出现徒长现象,及时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200毫升/亩的矮壮素喷施1次。
5.适时定植。连续3天最低气温稳定在10℃以上,10cm深土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即为安全定植期。
省园艺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