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泽州大地,长河岸畔,有一个近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村庄,这里房屋整齐排列,街道宽阔笔直,杨柳依依、树绿荫浓,到处欢歌笑语、鸟语花香。这个美丽的村庄就是泽州县下村镇成庄村。
步入成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村史馆,“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省级卫生村”“和谐村标兵”“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种荣誉挂满墙壁。党支部书记王雷上任以来,党支部接连使出五招抓发展,获得显著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积极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培根铸基,实行绩效考核责任制,定期考核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履职情况。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
创新基层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本盘”,积极探索“乡贤+社会”治理模式。先后出台了多项村级管理制度,量化细化村级事务程序,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中,邀请乡贤采用通俗民谣等形式编写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组建了村民议事、人民调解、道德评议、禁毒禁赌、红白理事、“五会”组织,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参与到“五会”组织中,参与到乡村治理中。
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路径,创新运用“妇女+网格”的“巾帼管家”模式,推动基层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有机结合。以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将沿街店铺、林田路径,河流沟壑等要素全部纳入网格,实现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以每20~30户为一个单元,划分6个二级网格,37个三级网格,所属家庭评为6星级文明户以上,常居在村的妇女担任网格员,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事,事中有人,人尽其责”的治理机制,实现了一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
厚植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振兴“精气神”。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洁干净、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的各类文明创建广告随处可见,村民群众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如今行走在成庄村大街小巷,一步一景,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立足绿色生态,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成庄村开展清洁行动和“厕所革命”,采取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同步实施的办法将污水管网治理和厕所改造,拆违治乱有机结合起来,共拆除旱厕400多个,拆除违章建筑35处,铺设污水管网1万余米,绿化道路3公里,栽植补种各类树木1000余棵,增绿添景3处。以“户干净、街整洁、村美丽”为目标,全力实施“五化共建”,“一拆三清一改”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曾经的“脏乱差”华丽转身为“净亮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村里的环境是一年比一年好,门前屋后干净又整洁,出门遛个弯感觉整个人心情舒畅。”村民杨究瑞乐呵呵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王雷说:“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带领村班子全力以赴抓党建,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后劲。”
成庄村是人口大村,多数村民外出就业,村里土地撂荒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村“两委”集思广益,反复研讨,最后决定依托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晋城益农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农机设备等,提供全方位管理服务,大大解决了土地耕种的难题,实现了群众增收、集体增收的目的。2020年,周边五个村拓宽土地共计6000亩,党员干部变身职业农民,党员旋耕,干部收割,连片统一耕种收、大大降低了农业成本,土地托管真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王雷说:“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可以说农民增收既关注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农村格局,立足‘土’激活乡村资源,让增收潜力释放,把发展农村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农家的土地变成增收的宝地。”
王雷表示,下一步,成庄村将结合自身特点,科学谋划,深挖底蕴,以点带面,全力打造“书香成庄,魅力成庄”,构建一幅田园如画生态浓、乡村振兴入画来的生态绿色图景。
张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