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有钱难买老来瘦”,说的是老年人越瘦越好,能够预防“三高”的危害。其实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讲,老年人过于消瘦并不表明健康,有些“老来瘦”的人不仅可能出现“三高”,而且潜伏着其他健康隐患。老年人体重减轻是死亡的危险因素,老年人需要对肌肉衰减提高警惕,太瘦容易患肌少症,人老腿先老,有研究发现老龄化肌肉衰减时下肢力量降低明显超过上肢,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肌肉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其中骨骼肌具体重要的运动、内分泌和储备功能,是巨大的氨基酸储备库也是心肺功能储备库,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骨骼肌是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机体组成,能分泌多种肌肉。
BMI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
偏瘦≤18.4,正常 18.5-23.9,过重24-27.9,肥胖≥28.0。
老来瘦的危害:消瘦和体重偏低,说明营养不足、能量缺乏。发生在未成年身上,会影响体力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会引起反复跌倒、肌肉力量下降、贫血、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紊乱、骨质疏松、痴呆甚至肿瘤等多种疾病,还会导致各个器官功能减退,让衰老提前出现。
那么,老年人如何保持正常体重:
1、食物要全面:保持多样化,不要偏食,五谷杂粮、畜禽蛋乳、水陆菜蔬、干鲜果品、鱼贝虾蟹、山珍海味等都要吃。不要因为有高血压、冠心病,就“谈荤色变”,瘦肉、牛奶可以吃,豆类更宜多吃。否则会因营养不良而身体消瘦,抵抗力减退,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2、饮食宜清淡: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毒,所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谷为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淡不等于吃素。
3、饮食有节: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
4、饭菜宜软烂:老年人因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差,因此应该把食物切碎煮烂,肉可以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叶。
5、适当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可以进行哑铃训练包括胸、手臂、肩部和腿、臀的练习,采取座位,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的力量,预防疼痛,选哑铃的时候先从1公斤的小重量开始,调整到1.5公斤、2公斤,每个动作20秒,休息10秒,循序渐进,增加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有助于提高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促进消化,维持适宜体重,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睡眠,舒缓心情,延缓衰老。
与其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不如说“有钱难买老来肉”存钱不如存肌肉,这个肉是肌肉的肉。老年人不能为了控制体重就盲目节食,而是要合理搭配饮食,保证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加强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脂肪量。也就是说老年人要“存钱、存肌肉、存骨量”,肌肉意味着力量,肌肉意味着更强的生命力。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卢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