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悦读悦享

董阎礼:从生活中感受百姓哲学

——与作者谈《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一书

  • 董阎礼正在创作中

  •   阳春三月,笔者拿到由山西出版集团旗下的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一书,其封面装帧精美、大气,令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书名,运用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可谓锦上添花。捧在手里,映入眼帘的是封面左侧的导读语,既通俗易懂,又文采斐然——“此书不是心灵鸡汤,却能给人以成长的养料;不是晨钟暮鼓,却能给人某些警醒,就像知时节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此书刚刚出版,虽然不能说洛阳纸贵,但也备受读者喜爱。香港读者徐水平女士说:“这本书写的都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格言,读起来亲切自然,道理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就像现代版的《菜根谭》。”人民日报旗下的某媒体刘编辑,曾是董阎礼的同仁,得知此书出版,立即网购10本,兴致勃勃地当礼物送给至爱亲朋;北京顺义一位开出租车的张先生也买了10本,因为他非常喜欢董阎礼的书法,经常收藏他的字,也就爱屋及乌又喜欢上了他的书。张先生说:“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我觉得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尊重,就是买他的书。”
      《记者观察》杂志社的武艳永将报道董阎礼的人物专访作为重点选题上报编委会,获得批准后,便立即启程,专程赴京采访了董阎礼。文章一经发表后,各大媒体平台迅速转载,收获一片好评……
      那么,董阎礼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作此书的呢?

    感悟

      董阎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幽默风趣地说,生活是创作者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源泉,你看,孔子周游列国14年,与弟子们的对话,被后世整理成《论语》;孟子游历20年,写就了《孟子》,而自己则是近4年在国内外游历,接触了一些人,同时也经历了许多事,加之大半生的积淀,有感而发,就写了这本书,当然不能与孔孟的名著相提并论,但这也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如果不积极思考,走得再远,也只是邮差!
      董阎礼对苏格拉底非常崇拜,所以,信手拈来了他的格言“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我没有智慧,只是爱智慧。”
      那么,何谓审视呢?
      董阎礼解释说:“其实,就是积极思考、向上,志存高远!”
      人的经历,决定人的意识,尤其是童年的经历,往往是人一生难以抹去的记忆。对于写作者来说,往往是最大的财富,也是创作的原动力。
      董阎礼坦言,由于自己幼年丧母,是个比较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脆弱、敏感,有时甚至有些忧郁和悲观。雨天里没有伞的人会更拼命奔跑,用自强来掩饰自卑,风雨兼程,虽然没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从没放弃过追求。就像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支配着他多年如一日地不断向前、向前。
      董阎礼从事法治记者30余年,几乎跑遍了全国,接触到人世许多形形色色的案例,对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社会急剧变革中暴露出的问题,都有着较深的感受。也不知不觉地就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常常将一些经历和感悟点点滴滴地写进日记。
      虽然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董阎礼还有许多写作计划。他常说,人生时间太短,转瞬即逝,应该努力做点事情,就像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的那样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可贵的是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积极进取。所以,董阎礼无论在人民日报《时代潮》周刊做执行主编,还是在国家司法部《法律与生活》做社长助理时,不仅带头策划、撰写了大量的重磅文章,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写了十几本普法专著,其中,比较满意的是《教子日记》一书。

    情怀

      董阎礼始终怀着传统知识分子自古有之的报效国家的情怀,所以,他才能写出对生命、对生活、对人性、对社会等方面的深度思考与感悟,鞭挞假恶丑,讴歌真善美,催人奋进。
      如今,董阎礼已经58岁了,但每天依然是风风火火地忙碌着,总是热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尤其是读了行政法学博士后,写了一本书《人本身就是尊严》,这是一本将工作中的案例与行政执法相结合的普法教育读本。遇到咨询的,总是不厌其烦给予解答,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还向山西临县、山东枣庄等地捐赠自己的普法书籍……
      多年的超负荷脑力劳动,使董阎礼患上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经常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但他依然勤奋写作,有时在乘坐飞机、高铁,甚至步行途中来了灵感,就用手机及时记录,把写下的自嘲、幽默、调侃、通俗易懂的句子发给挚爱亲朋,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关注、点赞,尤其是得到了商界女杰董明珠的鼓励后,使董阎礼写得更来劲了。
      四年来,董阎礼共写了30万字。自己边整理边回忆:哪怕寥寥数字,很平常的一句话,自己都能忆起是什么背景下的有感而发,有时情不自禁流下回忆的泪水。其实,作者,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挚爱和情真意切,甚至偏爱有加。一位朋友说:“给人钱财不算大德,给人思想和智慧,照亮人生之路,才善莫大焉!”

    思考

      《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一书共计有10辑,对人性、家庭、历史、文化、教子独到、深刻的思考与感悟,限于篇幅,笔者难以将此书中的精彩“干货”与“金句”一一奉上。
      董阎礼与社会各阶层的交往,都一视同仁,坦诚相见,也正是用这种真诚打开了沟通者的心扉,人们愿意说出掏心窝子的话语,撞击他的心扉。经过积累、沉淀,就成了深刻、隽永的感悟,渐渐地,董阎礼有了哲学思维。
      董阎礼兴奋地对笔者说,有的学科,只是就事论事,也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数学:1+1,只能得2,得其他任何数都是错的。但哲学虽然没有标准答案,却有无穷的魅力,因为能总结出某一方面的规律,打开人的思路大门,所以,教材上通说“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
      而且,哲学并非高不可攀,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董阎礼有个内蒙古阿尔山的朋友,做生意在陕西、甘肃都因人地生疏而赔了钱,董阎礼告诉他“虎不离山,龙不过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自己熟悉的行业,也许就不会赔钱。现在,这个王总做了沙棘类产品,做得很好,每次见到董阎礼都说:“大哥,就是您的一句话点醒我了!”
      当有人说董阎礼口才好时,他说:“没有什么口吐莲花,关键是内心要有一股清泉;也没有什么妙语连珠,都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厚积薄发。”
      董阎礼用四年心血创作出《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一书,希望早日能在读者心中“立”起来!

    张姗姗

    书摘

      *相信人的热诚,可以点燃世界上任何冰冷的角落。
      *好人是这个世界上的根,是这个世界上的魂。善待好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最能给人温暖的,不是阳光,也不是月光,而是你微笑的目光——流淌进我的心灵!
      *真正的善人,并不是给予他人多少钱财,而是给他人改过的机会。
      *平静是一种黑云压城、临危不惧的气度,也是一种泰山崩于眼前而气定神闲的姿态。经历多了,就会历练而成。
      *生命的尊严,不是富贵和颜值,而是逆势上扬的坚韧。
      *历经凄风苦雨的磨炼、无数明枪暗箭的击打,仍以一颗热忱的心拥抱着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不值得尊重吗?
      *逆境时坚韧,顺境时谨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07期

    • 第2023-03-31期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4期

    • 第2023-03-10期

    • 第2023-03-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