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鱼更有渔”积极作为,4月下旬以来,山西省现代农业渔产业技术体系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山西省现代农业渔产业技术体系由山西省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等单位的权威水产专家组成,为全面提高体系的产业服务和科技支撑能力,专门设有山西省渔业产业技术服务专队。
4月20日,该体系举办现代水产动物育种技术进展座谈交流会;4月21日,该技术体系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李恒德研究员作题为“半滑舌鳎性别逆转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4月21日至22日,该技术体系组织专家调研山西土著特优水产种质资源。
在上述活动中,李恒德研究员就山西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山西特色土著经济水产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等内容与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高雌性率群体,提出分子育种在今后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与可能用到的技术,如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并就如何把科研与生产联系起来搞研究,向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学老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与山西水产专家们一道走进永济市兴茂养鱼专业合作社、临猗县黄河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榆社县三和农牧渔有限公司实地查看了赤眼鳟、兰州鲇、乌苏里拟鲿、黄河鳖、黄河鲤等山西土著特优水产品种的保种育种、亲鱼培育、生产性能和养殖环境等情况后,李恒德给出以下建议:一、赤眼鳟、兰州鲇、乌苏里拟鲿、黄河鳖、黄河鲤等土著特优鱼类都是山西省宝贵水生生物资源,要保护好、利用好。二、要做好亲鱼标记,健全引种、育种、繁育记录。三、结合当前工作做好这些土著特优水生生物的精准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谱构建工作。
本报记者金建强 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