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建强)春意尚阑珊,浅夏款款来。加快种业振兴,山西再出实招。5月14日,第一届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太原成立。全国畜牧总站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孙飞舟,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家禽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慧芳到场祝贺并作学术交流。
畜禽遗传资源是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源头活水”,决定着畜禽种业发展的成色。山西有丰富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目前全省有畜禽地方品种16个,培育品种6个,引入品种40余个。其中马身猪、边鸡、晋南牛、太行山羊、广灵驴和北方中蜂先后确立为国家保护品种,晋岚绒山羊、晋汾白猪相继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随着发展现代畜牧业不断提速,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遗传资源越来越宝贵,山西做好畜禽种业和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越来越重要。
第一届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成立,主任为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常务副主任为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步高,办公室主任由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杨子森兼任,委员会下设猪、牛、羊、家禽和其他畜种5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均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种畜禽企业等单位的人员组成。在委员会成立仪式上,担任主任的赵文志副厅长从育种创新、资源发掘、保种指导、品种登记、推广应用、技术支撑等六个方面对委员们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悉,未来该委员会将主要负责山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审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发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参与制定省级畜禽种业发展规划论证等;承担全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遴选、审核及推荐工作;负责为省级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提供战略咨询,对实施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实施遗传评估、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承担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和核心种公畜站的遴选、审验等工作;指导全省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开展畜禽品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前瞻性研究;承担畜禽、蜂和蚕新品种、配套系的初步审定和遗传资源的初步鉴定;承担种畜禽质量监测结果技术分析,优良种畜登记现场指导工作;为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展示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推介优良品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