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经济新闻

侯马市乔村:挖掘乡村特色 发展集体经济

  近年来,侯马市新田乡乔村以“党建为引领,把产业兴、兴村美、群众富”作为发展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充分挖掘乡村特色,通过提升村庄软实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40万元增加到95万元。

绘就发展新图景

  乔村党支部书记王铁娃这些天显得特别忙,因村北规划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高12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的商务酒店,已和投资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天他每天都奔波在土地局和城建局办理开工前的各种手续。
  近几年,王铁娃上任后,结合本村实际,对村里的发展进行了从重新规划和定位:村南交通位置优越,商贸经济活跃,村里规划,为北部商贸经济活力圈;村南有山有水,山水宜人,适合休闲、游玩,规划为“南游园”发展生态经济区。
  如今,“南游园”发展生态经济区,村集体计划投资80余万元对废弃荒滩地进行改造,预计需垫土80000立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硬化路面6000平方米,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打造集生态、休闲、游玩、健身为一体的广场乐园。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1万元。目前,该生态经济区正在土方施工中。

“水泥路”成了致富路

  侯马市新田路与乔村交接处的青年路,曾是乔村村民最为自豪的路。然而这条村庄道路,建成20多年来,因年久失修,路面碾压得坑洼不平,雨天满街泥,晴天车辆过后,满街灰尘,被村民称为“水泥路”。沿街两侧的商铺,墙砖脱落,生意凋零,大多数商铺都关门歇业。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乔村投资60余万元,对该路段进行拓宽和更新改造。如今这条青年路,有90余经营户,流动摊位200余个,解决300余人就业。每到夜晚,卖烧烤和各种小吃的叫卖声络绎不绝,火了夜经济,群众腰包鼓起来。
  今年30岁的“翠花饺子馆”的店老板李慧,在青年路上生意较火,李慧说,“我是嫁到乔村的媳妇,以前在外地打工,现自己回来开店当老板。村里为我们这些回村创业的人办了一件大好事。”如今,青年路,已成为一条致富路。

两大市场老树“发新枝”

  乔村有1700口人,在侯马市算不上大村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口不算多的村子,却建有两个市场——旧货市场和五〇二菜市场。
  乔村旧货市场的负责人朱会海说:“前几天山东、河北等地旧货经销商找到他,想入驻市场经营。但对方的条件是,每户要有3-5亩的经营面积。因市场陈旧,面积又小,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这几天他正在给有关部门写申请,打报告,要求异地扩建旧货市场。”
  “现在的旧货市场,只有38亩,40余家商户,经营人员120余人。”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建到80亩,经营户可达70余户,经营人员200余人。仅此一项,就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0余万元。
  别看乔村的旧货市场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优势,对外影响力不小:远销阳城、沁水、韩城、洪洞、运城、永济等地。
  在乔村五〇二菜市场,该村投资50余万元拆迁改建,新建商铺1200余平方米,搭建标准摊位1500余平方米,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还为本村和周边村安置剩余劳动力近100余人。如今的乔村,美好的富裕美景,正一步步实现。

柴卫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9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