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农技推广

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

  “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是山西农业大学旱作栽培及生理团队针对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一年一作旱地小麦生产上存在的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产量低而不稳、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开展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多年研究,筛选出抗旱高产旱地小麦品种“晋麦92”“运旱618”“运旱20410”等;研发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蓄水保墒技术、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适水减肥绿色生产技术等单项技术,集成“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蓄水保墒技术,是指前茬小麦收获后,约7月上中旬,在休闲期较传统耕作提前进行深翻或深松,提前进行秸秆还田或覆盖,提前进行深施有机肥,集耕作、培肥与秸秆还田为一体一次性完成的休闲期蓄水保墒增产技术,配合立秋后耙耱收墒,播前精细整地,达到无土块、无根茬、无杂草,上松下实,田面平整。可有效促进秸秆腐熟,增加土壤有机碳,提升休闲期降水利用效率,提高底墒,为适期播种打下基础,实现伏雨春用。
  旱地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是一种运用联合机械将耕作、沟播、施肥等多个工序融为一体的节水保墒、保温防寒、省肥高效的简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及优势:耠干种湿,抗旱保全苗;群体充足,个体健壮;播后镇压,促苗早发;起垄沟播,集雨抗旱防冻;宽窄行播种,通风透光;深施化肥,提高肥效;简化环节,节约成本;适应性广,操作简单。
  旱地小麦适水减肥绿色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夏季降水量和播前土壤墒情,应变减少化肥投入,优化水肥资源配置,强化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协同增产、优质机制,达到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实现高产、优质、绿色生产。
  由三项单项技术集成的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是将品种与技术结合、农机与农艺结合,集成一套完整的高产、稳产、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进而有效解决旱地小麦生产中水肥的供需矛盾,协调了土、肥、水、根、苗五大关系,实现产量与效率同步提高,产量与品质同步提升的技术模式。技术的应用可使亩穗数提高1.5万-3万,穗粒数提高24粒,增产23%-3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15%,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0%-15%,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10%-15%。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