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坡头乡打造“厕所革命”的永和样板

  本报讯 今年以来,永和县坡头乡以群众满意为最终标准,建立“四个三”工作机制,解决改厕“八大难题”,确保“厕所革命”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三个到位”,解决改厕“推进难、不配合”的问题。“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因户施策到位。该乡成立工作小组,设立5个工作专班,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周例会固定议题;通过大会宣传、入户讲解、实地参观、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选择改造模式。不具备污水处理条件的,采用经济实用、维护方便的三格式改造模式;针对庭院连片的,采用户厕联建式改造模式。针对有沼气池的农户,采用沼气式改造模式,降低建设成本;对环境卫生有特殊要求的,采用通风改良式改造模式,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采取“三个措施”,解决工程“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一是外出观摩学习,通过现场参观,让大家看到差距、找出问题,学有榜样、干有遵循。二是示范带动整体。协调施工队在索驼村、任家庄村先行新建和改建各1户,邀请群众现场提意见、指问题、说要求,让改厕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三是强化督促指导。通过现场查进度、指问题,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改造一户、合格一户。
  严把“三个关口”,解决户厕“品质低、体验差”的问题。一是严把厕具“采购关”。在化粪池、坐便器、高压冲水桶等关键材质上,做到物优价廉、质量过关。二是严把户厕“选址关”。结合群众意愿,按照“建新拆旧、一律进院”的原则,由施工队统一修建。三是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格对照户厕改造施工技术要求,组织乡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改厕户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建成一处、达标一处。
  建立“三个机制”,解决后续“建未用、用难久”的问题。该乡建立平台管理机制、使用宣传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依托县农村“厕所革命”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改厕质量监管的便捷化、多样化;改厕完成后,统一在户厕内张贴宣传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学习简单的养护措施;建立谋划组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伍,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和服务模式,切实做好“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 (贾宇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