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陕西省榆林市是农业大市,素有“陕西新粮仓”美誉。近年来,这里沙地披上“绿衣”,并斩获多张国家级名片。榆林羊绒被誉为“软黄金”,米脂小米“汁如凝脂”,大明绿豆被誉为“绿色珍珠”,横山羊肉上了中国——中亚峰会晚宴。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林业碳汇、乡村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了陕西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为深入挖掘乡村振兴的榆林经验,本报记者与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的20多家涉农媒体记者一起,走乡村、进企业、访农户,近距离感受榆林百姓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感受榆林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的成功实践。从本期起,本报开设“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栏目,深度报道榆林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十年会经历什么、十年会发生什么变化……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十年前是户籍人口不足千人、常住人口不足百户的陕北小村,还是以传统小农经营为主,村集体经济负债2万元,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村庄“空壳”、集体“空心”、居民“空巢”的“三空”现象十分严重,是当时陕西省级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而如今赵家峁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国字号”荣誉称号。在赵家峁村,峁上,青山掩映,绿树环绕,红瓦灰墙的新居鳞次栉比;峁下,山水田园,瓜果飘香,彩虹滑道、丛林穿越等旅游项目广受欢迎。景区游客每年在30万人次左右,营业额达1400万元。
赵阳阳是赵家峁村村民,今年37岁,以前在榆林市区打工。2018年,他回到村里,经过上岗培训,成为景区的一名观光车司机,每月收入四五千元。“我妈今年60多岁,负责两公里景区道路的卫生,每月能发2000块钱,在外面,这个年龄的老人可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赵阳阳说,“我们家里人现在都在景区务工,除了在景区务工的收入,人均还能拿到1500多元的分红,光是分红就能顾住每年的口粮了,别提生活有多好了。”
赵家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奋堂说,2013年榆林市榆阳区以赵家峁村为试点,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耕地、拦河大坝、村委大院等资源性资产及村民自筹资金435万元整合,共确定集体总资产1890万元,形成村庄发展的“原始资金股”,建起33座设施果蔬大棚、35亩集中养殖小区;新栽植山地葡萄150亩、山地苹果150亩、酥梨30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人人都住上了崭新的两层小楼。
2017年,赵家峁村“两委”在榆阳区政府的指导下,实施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赵家峁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除现金股外,把村民的旧房产、劳动年龄和人口等“资源”都当作村民的资产折股量化。
榆阳区委政研室(改革办)主任秦永军说,“在村民二轮承包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流转经营权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开发经营,村民全部变为股民;同时探索出旧房产股、现金股、人口股、劳龄股四种股权形式,其中土地股占38%、旧房产股占12%、资金股占23%、人口股占22%、劳龄股占5%。用一张张股权证把村民的脱贫致富和村集体的产业发展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记者了解到,赵家峁村在股权模式上,以土地股和人口股为主,创新推出了“4+1”股权设置模式,“4”就是土地股、人口股、劳龄股、旧房产股,为基础股和保障股;“1”是资金股,为发展股。在股权管理上,实行“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股权流转只能在村集体内部进行。
村民人人是股东,人人按股分红,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农民由村民转变为股东和职业工人的双重身份,不仅有股份分红的收入,还能通过在入股后的园区、旅游区务工挣钱,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在股权管理上,以2015年10月1日为基准日,实行“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股权流转只能在村集体内部进行。
至此,村民拥有了股东和职业工人双重身份。
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赵家峁村从“两根钢丝一堆沙、一群娃娃树上爬、一条河上戏耍耍”的小型游乐设施起步,到招商引资架设9D玻璃桥、彩虹滑道、空中漂流等项目,再到拓展沙滩浴场、美食街区、窑洞民宿、文创产品、研学等新业态,踏上了转型发展乡村旅游的致富之路。
凭借区委文明办评定的“栓正人家”(注:文明家庭),赵永海和邻居们开起了农家小院(农家乐)。如有游客前来体验民宿,村里就按500元/天的保底收入,从他们手里短租过来,统一运营。
门口菜园子种的菜,赵永海都给在城里的子女吃。“因为村里给满了65岁的老人,提供了幸福食堂,家里不用开伙。现在的日子,真是比蜜甜!”
王奋堂说,旅游业现在是赵家峁村的支柱产业。以村里的9D玻璃桥项目为例,2019年春开业初期,大量游客涌入赵家峁村,当时玻璃桥项目的收入也创造了奇迹,最高峰时曾经每天通过1万人,按照每人60元来算,每天收入高达60万元,堪称“陕北第一”。
赵家峁村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旅游产业,打造了以“杏花溪谷、峁上人家”“难忘乡愁、老家记忆”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村,开发出了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户外运动、学习”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截至2022年,该村旅游收入达1400万元,股份经济合作社五次累计分红646万元,户均分红2.9万元,人均分红1万元。
赵家峁村富裕后,还吸纳周边3个贫困村和10个自然村,建成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泛赵家峁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史晶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