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永和县坚持问题导向,把从严从实抓好驻村干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结合驻村帮扶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聚焦“谁来管”“如何管”“咋管好”三个主题,抓日常、严经常、管平常,持续推动驻村干部转作风、提效能、勇担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针对驻村干部“谁来管”问题,该县建立县级领导挂点管、县驻村办统筹管、乡镇党委直接管、派出单位跟踪管的“四位一体”管理体系,明确县级领导对包联乡村驻村帮扶工作负总责,县驻村办统筹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激励考核、后勤保障等工作,压实乡镇党委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考勤打卡、日志签阅、台账调阅、定期抽查等制度落实,压实派出单位协管主体责任。坚持“双通报双问责”,巡查中不仅查驻村干部,还查派出单位是否落实了主体责任。对发现驻村干部驻村守岗差、履职不到位、“两头兼顾”等情形,先通报约谈派出单位“一把手”,再追究驻村干部责任。
针对驻村干部“如何管”问题,该县着力健全制度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推动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工作格局。实行“双签到”管理机制。坚持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线上实行手机定位“日签到”,全面监督到岗履职情况。线下使用“去向牌”,对到村离村情况,每天在“去向牌”上公示;建立“三个一”督查机制。坚持“一月一清单、一月一巡查、一月一通报”,每月聚焦重点工作下发任务清单,组建两个督导组开展全覆盖巡查,针对巡查情况,下发工作通报,倒逼工作作风转变;推行“月档案季考核半年评比”考核机制。按照“一人一档”,每月全面记录在岗履职、工作成效等实绩表现。围绕学习、在岗、任务完成、工作创优、守纪、群众满意度等六个方面开展季度专项考核;实行“补助差异化发放”奖惩机制,出台《永和县驻村干部补助发放办法》,按照基础补助80%,绩效补助20%,将季度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补助发放的主要依据,坚决杜绝“干和不干一个样儿,干多干少一个样儿”现象。
针对驻村干部“咋管好”问题,该县实行“四注重”机制,即注重政治激励,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驻村干部实行评优评先、晋升职级、提拔重用“三个优先”。2016年以来先后提拔重用、职级晋升驻村干部212人次;注重人文关怀。为村级活动场所配备空调、电脑、打印机、炊具等办公生活必需品,帮助解决驻村干部食宿、取暖等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去年以来,发放关爱物资累计23万余元,传递组织关心与厚爱;注重待遇保障。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余万元,足额保障驻村干部的工作经费和补助。为每名驻村干部购买500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让他们安心驻村,暖心顺心;注重精神鼓舞。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发挥示范、引导、激励作用,2016年以来,累计推荐表彰驻村干部359名,着力营造扎根一线、争先创优、干事创业浓厚氛围。(穆海涛 秦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