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蒲县薛关镇腰后村的闫巧莲可谓是名利双收:因为眼疾手快,她在被子垣千亩有机旱作果园里捉虫子创造出了19天收入6800多元的辉煌业绩,很受乡亲们羡慕,闫巧莲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捉虫能手”。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夸赞,闫巧莲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年7、8月份是茸喙丽金龟子爆发的季节。据了解,这种昆虫每天晚上八点左右上树,吃饱了就下树。由于它晚上行动的特性,几乎没有什么天敌,表现十分猖獗。把梨树叶子咬得全是窟窿,对被子垣有机旱作果园梨果品质和梨树都造成很大的损害,管理人员非常头疼。
蒲县被子垣千亩有机旱作果园位于蒲城镇太夫村被子垣村,位于北纬36.5度优质水果产业带,海拔12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肥沃深厚,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个很理想的有机旱作生产示范园区。自2016年创建以来,主管单位蒲县农资中心就坚持种优良的品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聘请省内外的专家,果园秉承着优质的生态环境让草木鸟虫兽和谐共生的大有机理念,采取在果园行间生草、养殖蚯蚓培肥地力等多种生物手段,打造真正意义的有机果园和生态果园。该果园以种植玉露香梨、苹果为主,涉及40多个苹果品种和20多个梨品种,还有桃、杏、李子等20多品种。
多年来蒲县被子垣千亩有机旱作果园坚持不用化学农药除虫。根据历年来观察茸喙丽金龟子活动规律所得到的经验,经过大家合计筹划,决定采取组织工人晚上加班捕捉的办法,降低害虫密度,保证果品质量。
为了激发大家捉虫的积极性,果园采取有偿回收的办法,刚开始只有被子垣的工人参与,每天晚上大约有90余人,最多的可以捕捉1000余头,少的也可以捕捉500头左右,干到晚上12点下班,还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但随着消息的传播,周边村民都闻风而动,纷纷参与到捉虫队伍当中,最多时每天有200多人参加。
“通过近一个月的人工捉虫,据统计共消灭80多万头茸喙丽金龟子,大大减轻了为害,梨树叶片为害程度比去年降低50%以上,虫口密度有效降低,产卵数量大大减少,对于减轻来年为害非常有益,预计明年茸喙丽金龟子将减少一半左右。下一步,果园将组织技术人员研究茸喙丽金龟子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争取将为害程度控制在最低。”果园技术专家何江介绍说。
“捉虫队伍的头灯闪烁,照亮了果园上空,也点燃了我们做有机旱作果园的激情,大家的热情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生产高品质水果的信心和决心。”蒲县农资中心主任程晓廷说。
本报记者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