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种植导航

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你知道吗?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而定认知及依从性,对患者疾病的管理和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是治疗和改善患者病情的重要办法。

一、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二、高血压的症状

  1、典型症状: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肌耳鸣等。不同亚型的高血压有其特殊症状,如妊娠期高血压表现为蛋白尿、水肿,更年期高血压表现为四肢浮肿等。特殊诱因导致的高血压会有其特殊的症状,如颈性高血压表现为肩颈部疼痛、上肢麻木不适。
  2、伴随症状:当合并其他症状时,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可引发多种其他并发症,如记忆力下降、主动脉夹层等。

三、高血压的诱因

  1、饮酒
  长期饮酒者的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血中的儿茶酚水平上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作用,小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压。
  2、钠盐摄入过多
  盐的摄入与高血压患病之间呈线性相关,高钠可通过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排钠激素的分泌,影响机体小动脉自身调节。
  3、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1.16到1.28倍。
  4、长期精神紧张
  人在紧张、愤怒、惊恐、压抑、焦虑、烦躁等状态下,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升高血压。

四、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1、饮食管理
  讲解饮食与血压的关系,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平时以清淡为主,少吃动物脂肪、内脏等,选择鱼类、瘦肉、豆制品、牛奶和含维生素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含钠高的饮食,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
  2、心理指导
  帮助患者分析造成心理紧张的因素,指出心理紧张、焦虑与高血压而定关系,对容易激动的患者,指导其自我放松方法,听轻音乐和朋友聊天、散步等。
  3、休息与运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重要的作用。进行适当的锻炼,要坚持每天锻炼,至少每天锻炼0.5到1小时,要进行慢走或者是散步。
  4、药物治疗指导
  按时、按量坚持长期合理服药的重要性和随时停药的危害。为避免患者忘记服药可设定个提醒的系统。将药放在醒目的地方。
  5、自我检测血压指导
  向患者讲解监测血压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血压测量的方法。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 苗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1期

  • 第2023-07-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