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深度报道

釜山村:传统古村落到文旅康养地的蝶变

  • 鸟瞰釜山

  • 智慧农业

  • 实景演出

  •   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北连长平煤矿、丹朱岭旅游景区,南邻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西接釜山水库,依山傍水,文化底蕴深厚,2019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22年被评为“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
      近年来,釜山村借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挖掘“绿水青山、红色工业、古建筑群”等特色资源,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依托企地共建激活“三大效应”,实现“煤转旅”“黑转绿”产业转型,绘就了一幅“路畅、景怡、村美、民富、业兴”的文林农旅康产业大发展的画卷。

    村企共建 小村庄大变样

      观水幕、探古迹、赏湖景、住驿站,青山叠翠,绿水萦绕,漫步明清古建美食街,转角遇到沉浸式演出现场……行走在釜山村,移步换景,处处是别有风趣的田园生活景象。
      7月28日,记者一行人深入釜山村实地采访,近距离感受千年古城历史文化的同时体会乡村振兴的时代风貌,品味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现在的村子可真是大变样啊。你们看,道路干净,住着也舒心。儿童广场、酒店、饭店、银行等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咯。”村民王大姐对记者说。
      近年来,釜山村通过与高平市农投集团合作,以村企共建的模式,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投集团在釜山村积极推进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共享化、人本化的新时代农村发展观念。2020年伊始,农投集团投资2个亿,开始构建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丹朱岭工业旅游景区、村落景区为主体的“路景村”一体化发展理念。2021年,农投集团投资对整个釜山村的道路、排水、供电、通信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六乱”整治基本清零,“厕所革命”全面完成,“五改”工程(改水、改污、改厕、改线、改气)完美收官。经过改造,釜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旅游公路、车行道、环湖步道、绿道、党群中心、邻里中心、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完善,成了周边群众休闲出行的必到之地。
      釜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文才对记者说:“整个村子借景造景,见缝插绿,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乡村‘颜值’直线上升,我们釜山成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产业兴旺 多业态齐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釜山村与高平农投集团深度合作,以农业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放大旅游公路的辐射功能和带动效应,以釜山村为中心,带动周边村联动发展,全力打造以片兴产、以产兴业、以业富民的精品康养片区,推动釜山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
      高平农投集团在釜山村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新建智慧大棚,点燃乡村振兴的“数字引擎”,让农业种植数字化、可视化,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化大棚的落地不仅让蔬菜种植更加方便、高效,蔬菜产量、品质得到了“双提升”。大棚的扩建和增产也解决了上百户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了足不出户、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景;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每年和驻地企业按比例分红,收入可观。正在大棚工作的王海凤大姐对记者说:“来这里工作快有三四个月了,每天工作8小时,多劳多得,收入十分可观啊。”一旁的王数仙也说道:“我们两个人都59岁了,去外面工作不现实。自从有了这个大棚,不用出远门也能赚到钱。而且,我们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生产出来的蔬菜,吃着也放心。”
      釜山村特产大黄梨,名扬四方。高平农投集团依托釜山村500余棵百年以上的老梨树,修建赏花小道、观景平台和木屋驿站,打造一个独具“高平大黄梨”文化的生态公园。公司对老梨树进行数字化管控,开展“一树一码”的产品身份识别,每一棵梨树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所有信息都在里面。高平黄梨皮粗肉白,汁多甘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农投集团在当地发展万亩梨园,修建了冷藏库和梨产品深加工厂,助推黄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百姓就业。
      文化繁荣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釜山村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内古建筑较多。农投集团依托片区人文等旅游资源,立足古村古建,以釜山古村旧时光休闲旅游环线为中心,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对晋商王家棋盘六院、宣圣庙等文物古建进行了重新修缮。利用原有废弃学校修建了钱币博物馆,讲述145造币厂的文化故事。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进行改造,营造出“釜山1978”大时代风格商业步行古街。以釜山水库为环线,大力弘扬炎帝文化,建绿道、野营基地、百草园、趣味卡丁车道、玻璃滑水道等,布置灯光夜景,让游客享受以水为中心的休闲娱乐项目,推动釜山文旅经济发展。
      如今,釜山村已形成了集山水观光、餐饮休闲、古村民宿、时代体验、果蔬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文旅业态,宜居宜业宜游成为该村的鲜明标识。游客刘女士说:“吃在釜山、住在釜山、玩在釜山,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乡村生活,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丽乡村。”
      未来,农投集团将按照“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的要求,推进釜山精品康养片区围绕“一湖六村”进行总体规划,构建以康养为心,文旅为线的产业生态链,实现“六村同发展、十里翠画廊”的乡村振兴蓝图。

    党建引领 聚合力促新风

      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釜山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所在,与长平煤矿、高平农投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推进实施“互联网+党建”“大数据+网格化”两项基层治理工程,坚持问题共商、责任共担、难题共解、发展共谋,充分发挥农村、企业两个阵地党员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构建“镇村企民”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釜山村党支部抓住“百村百院”特色小镇先行村建设契机,实施产业规划联动,推动配套服务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优势产业打造,立足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聚合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釜山模式”,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31.85万元。
      釜山村通过加强基层党建,不断优化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党建+网格+治理”一张网,利用“老哥服务队”及巡逻队人员,参与釜山村的大事小情、景区日常安保、疫情防控排查等工作,使微网格末梢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先后两年带领全村户代表大约500余人到长治市东掌村、桥沟村、陵川县丈河村等地参观学习,提高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成立由农业农村局、寺庄镇政府、农投集团、长平煤矿、釜山村“五方”组成的工作专班,实施联动发展,围绕“路景村业”一体推进,与农投集团深度合作,建立共建共享、联农惠农机制,打造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新业态。
      “高平农投集团2021年7月份进驻釜山后,全力投资发展‘智慧农业+文旅康养’,在解决产业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村民提供了工作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来旅游的游客有80万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高平农投集团的副总经理王斌达介绍说,“釜山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有产业、有文化,下一步我们将以釜山为中心与周边五个村联建。最终我们要把釜山片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康养胜地。”

    本报记者裴彦妹 实习生刘雨欣 李钰珏

    专家点评

      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释放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探索,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釜山村通过与高平市农投集团合作,村企联合构建“智慧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在釜山村展现的新模式、新业态中,我们看到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消费升级;二是加快产品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三是实施品牌创新工程,提升文化内涵。依托山水文化资源,将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样板,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山西林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分会副理事长 李吉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