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技术推广进田间 高效讲解在课堂

本报乡村振兴专家团在晋城开展“三送”服务活动

  • 杨慧珍副研究员(右)在田间讲解“一免五增”技术。

  •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9月8日,由山西农民报社与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的现场观摩培训活动——“晋城市粮食单产提升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在晋城召开。在观摩培训活动中,本报乡村振兴专家团两位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贺晔、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农学院副研究员杨慧珍分别进行了田间技术指导和技术授课。
      在上午的田间观摩环节,参会代表观摩了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夏大豆单产提升项目泽州县示范区、高平市省级甘薯品种展示评价及“三新”集成示范基地、高平市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牛村千亩典型示范区和润农种业省级农作物展示示范评价基地。
      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夏大豆单产提升项目泽州县示范区,位于泽州县大阳镇一分街村,由泽州县双星农业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观摩时,杨慧珍对示范区内设置的大豆品种对比试验进行了数据比对和了解,并进行了预估田间测产,根据技术和产量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高平市牛村千亩玉米典型示范区,由高平市天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牵头建设。主要采用了玉米“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了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增加种植密度、“秸秆归垄沟播抗旱”播种、中耕追肥等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辐射周边玉米种植面积3.6万余亩,涉及25个村7560余农户,即将进入收获季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观摩时,杨慧珍在田间讲解了“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模式的增产增效机理,并详细解答了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技术问题。
      在下午培训会上,贺晔研究员详细讲解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问题、品种选择、技术难题等进行了专题培训;杨慧珍副研究员讲授了玉米“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模式,对该模式的节本增效原理和技术模式进行了详细讲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