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庆丰收·促和美

高平市北城街街道:向美而行 美美与共 全面激活“美丽经济”

  •   白露时节,祖国大地从北向南乡村田园渐渐进入收获季节。
      驱车行驶在高平市北城街的广袤金色田野,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屋舍,一片片丰收在望的庄稼,一条条干净如洗的村道,一个个优美宜居的庭院,勾勒出一幅幅家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美丽生态托起美丽经济

      沿着平坦整洁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进高平市北许庄村,青砖黛瓦、悠悠巷陌,瞬时将人拉进了历史的“倒带片段”。别具一格的景墙雕塑、清新静谧的农家书屋、惟妙惟肖的彩绘墙体,又让这个古朴幽静的小村跃动起活力的脉搏。
      “红薯这两天已经上市了,我们平时就在合作社打打零工,一年下来也要挣个万把块,还守在家门口了。”选择把土地流转给高平市农投公司,再到农投公司组建的合作社里打零工的许大姐谈起自己一年的收入,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一两年我们村里面变化太大了,道路又宽又平,绿化得也很好,暑假来我们这儿避暑游玩的都是年轻人,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许庄村村民吕先棠感叹道。环境的升级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打卡,一些抖音网红、视频博主陆续来到许庄进行直播、体验生活,网络拓展了名气,人流带来了商机。非遗传承人赵玉先通过直播带货剪纸艺术品,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
      2021年以来,许庄村投资2500余万元,进一步深化整治提升内容,对村庄主干道开展了立面改造、道路铺装、管线入地,打造了乡村记忆、一米菜园、文化大院等景观节点,人居环境达到五星级标准。现在的许庄村,从空中到地面,从屋舍到田野,秩序井然,颜值靓丽,俨然一幅村美人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好生态引来了好产业,许庄村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的规模优势,集中流转了1600亩土地,流转率达87%,发展千亩黄梨、百亩黄芩和土地银行,促进集体增收12万元。同时带动7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实现了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的“双向奔赴”。
      “现在我们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70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继续向美而行,聚焦文旅康养产业,重点建设乡土学院、亲子乐园、研学中心、康养步道等‘农业+文化+生态旅游’新业态,力争把我们许庄建设成为高平市休闲宜居幸福地、太行一号农旅融合示范点、晋城市乡村振兴标杆村,带动全体村民增收致富。”许庄村大学生村干部许嫣雯谈起村庄规划蓝图,信心满满。

    内外兼修“描”出魅力乡村

      良田平整、道路整洁,从高处俯瞰高平市秋子村,它身上综合着众多美丽村庄的影子,但当你漫步村内时,却又能发现许多细节的特别之处。
      三米一游园、五米一景观的“主题公园”,秋子村大大小小有16处,不同主题的空间等待游客“探秘”;整洁的道路两侧,主题鲜明、色彩绚丽的彩色墙绘密密匝匝、妙趣横生……
      这是秋子村以文化为笔“细描”后的模样。
      “早两年前,秋子村可不长这样。”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郭晚开最有感触。两年前,郭晚开家门口守着4个旱厕,2个猪圈,距离大门不到10米的地方,垃圾堆成一座小山。
      由于村民多外出打工,昔日乡韵悠悠、如诗如画的秋子村也渐渐失去了俊俏模样,变得脏乱不堪。
      这样的乡村从何发展经济?“最初我们对‘千万工程’的浅层次理解是把村子弄得干净一点,但往深了看,还要更多内容来充实,包括丰富多种业态,让村民幸福感更强。”用一年时间刷新村子“颜值”后,村党支部书记赵程思考着产业发展。几经摸索,秋子村最终选定“村企联建”的“双赢效应”,结队共建促振兴。
      秋子村以土地入资高平残联精神康复医院,投资12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设置床位200张的康复疗养专科医院,并先后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高平市人民医院、高平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院达成联建,成立了高平市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高平市心理康复中心、竟谊拓展基地,依托村里的16个主题游园,为病患提供治疗、康复、托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不仅拓宽了医疗资源,更解决了村里近百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利用康复医院医疗优势,为有条件的村民开展月嫂和护工培训,满足康养中心服务的同时,积极向外输送新型职业农民。
      秋子村党支部书记赵程说:“康养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借助医疗优势,我们要打造‘疗养+养老+休闲+观光’一体化康养产业,这也是康复中心未来发展的总方向。”
      目前,秋子村正在加快推进“长平康乐之家”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一半对外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康养服务,一半为村里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赡养服务。同步推进的现代农业生态休闲体验园项目,囊括花果山、农家小院、特色拓展基地等新业态,将进一步增加土地附加值,拓宽村集体经济来源,推动美丽乡村与康养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北城街街道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依托当地特色人文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推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出了一条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北城路径。

      王小东 李钰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