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前调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金融+社保一站式服务。
图为在盂县藏山景区,盂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正在为来往游客推介金融产品,扩大营销覆盖面。
图为盂县农商银行组织金融知识进庙会活动,营销人员走入庙会宣传普及金融知识。
图为在盂县生态园中,盂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进行贷前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初秋时节,暑意渐退,位于盂县南村的建材市场内已有一丝凉意,在阵阵袭来的凉风中,盂县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正在给来往的行人们如火如荼地推介信贷产品,开展外拓营销。今年以来,盂县农商银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初心使命,不断提升综合营销力度,充分调动全员营销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明目标、强举措、重执行,通过“三到位”推进综合营销工作增户扩面、提质增效。
多点发力营销到位 综合金融达标客户实现逆风翻盘
面对年初金融达标客户进展缓慢的不利形势,盂县农商银行靶向发力,找准问题症结,精准开方抓药,集全行之智,凝全行之力,把综合金融达标客户营销工作作为三季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8月末,该行个人综合金融达标客户数达到60643户,较年初增加4249户,完成三季度目标的100.45%;对公金融达标客户数达到784户,较年初增加43户,完成三季度目标130.3%,在该项指标上实现了逆风翻盘、逆势上扬。
一是深入研究“1+N”客户达标规则,着力在主要指标“1”上下功夫,积极拓展新客户,加强大零售,提升市场占有率。针对有“1”缺“N”的客户,通过筛选明细,建立存量客户信息数据库,针对客户实际情况开展专项营销,做到“缺啥补啥”,全力实现“缺项”客户全额补足,从存款、贷款用信、绑卡、贵金属、晋享e付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营销策略,维护存量客户,挖掘潜在客户,不断强化综合营销服务,实现营销量质并重提升。
二是认真总结在综合金融达标客户营销中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层层压实责任和分解任务,坚持“日通报、周考核、周评比、周兑现、周剖析、月复盘”,既保证了“人人头上有指标”,又实现了“踮起脚就可以够得着”,让所有员工感受到压力、迸发出动力。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营造全行抓营销的氛围,不断梳理辖内市场资源,细致研究市场竞争环境,锁定一批商品交易市场、企业集团、重点乡镇,迅速跟进主动营销策略,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通过物理网点的阵地营销和客户经理的走访营销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业务指标相互渗透、业务营销相互配合,员工营销的主观能动性和营销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精耕细作管理到位 多轮驱动推进信贷业务转型提质
盂县农商银行一方面重点关注客户拓展工作,构建“住房按揭、小微贷款、消费贷款、农户贷款”多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夯实客户基础,紧盯抵质押资产、产业链上下游、银政合作、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等优质客群,形成个人、公司、客户协同共进发展态势,进一步强化平台合作,拓宽客户渠道,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搭建的信息平台,快速、灵活、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推进信贷管理模式由“结果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型。
另一方面全面发力大零售转型工作,深耕零售蓝海,做好客群分类和需求分析,以“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等措施为抓手,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渠道下沉、服务下沉,不仅实现地域上的网格化,同时实现行业、产品的网格化,以“勤走访、勤联络”为核心,充分运用网格化营销工具,通过走访“以点带面”,认真梳理内、外部资源,做足功课,排出名单,进行针对性营销,达到做多客户、做好客户的目的,实现批量获客,推动实现“三个全覆盖”。目前,该行已对县内277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授信”全覆盖工作,并从中评定“信用村”93个,累计走访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主体67户,对接率达到100%。
用心用情服务到位 设身处地改进服务质效树优形象
盂县农商银行一方面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半径,针对信贷供给、需求两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营业网点设立办贷大厅、办贷专柜,公开贷款条件、操作流程、贷款利率、服务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快速响应,限时办结,加快流程审批,不断提高办贷服务效率,同时积极用好线上办贷渠道,引入财信担保,协调临时性周转保障资金,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降费让利返息等政策有效解决了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成本高、续贷难问题。聚焦农区、园区、城区三大阵地,聚焦优质项目、优质企业、优势产业,加大重点客户、潜在客户、睡眠客户营销力度。
另一方面细化服务细节。转变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意识,针对农户、商户、新市民、城乡居民以及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成立专业支行,优化内部流程,简化办贷环节,再造操作流程,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随到随办快结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全面提高办贷效率,特别是对资金暂时出现短缺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无忧续贷配套政策,坚持做到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有效破解企业办贷难转贷难等难点、堵点,为企业复工复产、纾困解困排忧解难。
李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