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7日至8月2日,我省海河流域遭遇了1963年之后60年来最强降雨过程,阳泉、晋中等地相继告急,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最大达482.8毫米,远超特大暴雨标准250毫米。防汛抗灾再次牵动人心。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面对极端汛情险情,省领导迅速赶赴省气象局、省水利厅检查调度,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增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对各项防御措施进行再安排、再细化、再落实,确保全省安全度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
全省上下迅速行动,积极防御,有效应对,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4.9万人,实现了大雨大汛“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
决策部署靠前
筑牢“责任堤坝”
“第5号台风‘杜苏芮’28日上午9时55分从福建晋江沿海登陆后持续北上。跟此前的预报相比,本次台风强度更大……暴雨洪水量级稀遇、致灾性强。本轮降雨过程是我省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防洪形势极其严峻。”7月29日深夜,省水利厅水工程调度指挥中心会议室灯火通明,针对本轮强降雨,省水利厅连夜召开防汛视频调度会议,宣布全省水利部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汛情发展迅猛,部署忙而有序。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全省水利系统全员上岗、连续作战,全力以赴迎战暴雨洪水。
针对“7.30”强降雨,省长金湘军召开全省应对极端强降雨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对强降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深入晋中、阳泉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
省防指指挥长、常务副省长吴伟多次对防汛工作作出批示,并到省气象局、省水利厅调度防汛工作。省防指指挥长、副省长杨勤荣驻守办公室统筹指挥。刘旸、汤志平、李成林、熊继军四位副省长连夜赶赴阳泉、晋城、忻州、晋中四市一线督导检查。
一连六天连续奋战,省水利厅水工程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汛情雨情,不间断进行滚动会商、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将信息预警至各相关市县。针对强降雨覆盖的阳泉、晋中、长治、晋城、大同、忻州、朔州7市,省水利厅电话直通各市市长,逐市分析研判防范应对举措。
为确保万无一失,省水利厅2名副厅长、16名专家组成6个工作组,赶赴强降雨覆盖区的水库、河道堤防、山洪灾害防治村开展技术支撑,对基层防汛抢险工作开展有力指导。全省水利系统330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一线,紧盯防御重点和薄弱环节,扣牢责任链条,切实为防汛抗灾筑牢“铜墙铁壁”。
党员干部靠前
筑牢“先锋堤坝”
平定县、阳泉郊区、昔阳县平均降雨量分别达306.4毫米、302.3毫米、290.3毫米;陵川县王莽岭单站雨量达798.6毫米,寿阳县平舒单站雨强达100.2毫米/小时;平定、和顺、昔阳县的9个雨量站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平定县槐树铺24小时降雨量达482.8毫米,远超特大暴雨标准250毫米……
从启动洪水防御III级应急响应,到II级应急响应,再到I级应急响应。7月27日至30日,太行山东麓的晋中、阳泉等地,降雨强度大、区域集中、水情变化快,洪水防御应急响应等级不断提高,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对于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的县乡村防汛一线,防汛救灾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在这场大考中,受灾地区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筑起了守护生命的坚强战斗堡垒,凝聚起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连续3次调度防汛工作,市长张强坐镇灵丘县调度;阳泉市委书记雷健坤组织召开防汛调度会议并赴平定、郊区等强降雨覆盖区现场督导,市长刘文华赴滹沱河沿线指挥人员撤离避险;长治市委书记陈耳东深入壶关县、潞州区检查防汛,市长陈向阳组织会商研判;晋城市委书记王震召开常委会专题部署,市长薛明耀赴陵川县督导检查;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赶赴郭庄水库一线现场指挥,市长刘星坐镇市防指调度;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坐镇调度繁峙、五台等强降雨覆盖县区,市长李建国具体指挥督导繁峙防汛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过程,市县水利部门、水文部门和相关水工程管理单位强化值班值守,第一时间报送雨情、水情、工情、险情和工作开展情况,为决策指挥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守牢守住洪水防御底线。通过山西水利网、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洪水预警、应急响应启动等信息向社会公众发布,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为防汛救灾筑牢了“红色堤坝”。
调度撤避靠前
筑牢“安全堤坝”
“早在今年4月份,全省611座水库、2014座大中型淤地坝、5条省管重点河道139处堤防防汛‘三个责任人’全部面向社会公示。”省水利厅厅长龚孟建说,防汛责任制的有效落实是根本。为此,省市县水利部门分级对1.3万余名防汛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筑牢防汛的“安全堤坝”,省水利厅靠前部署,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库、淤地坝抢险演练,市县均组织开展了指挥部桌面推演,山洪灾害防治村均开展撤避演练,为有效应对暴雨洪水积累了经验。
极端天气即将到来时,省水利厅又积极发挥“吹哨人”作用,及时上报台风“杜苏芮”暴雨洪水分析研判情况,为省委省政府采取超常规举措应对超标准洪水提供信息支持。根据河道洪水和降雨趋势,指导市县水利部门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在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拦洪削峰,尽可能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切实发挥水利工程防洪保安作用。本次强降雨过程,海河流域40座大中型水库共调蓄洪水4.3亿立方米,拦蓄洪水1.52亿立方米,防洪减灾效益明显。
在今年的防汛关键期,全省300余名水文技术人员坚守一线开展水文测报工作,为基层防汛抢险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据统计,全省共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6期、洪水预警2期,向58个县(区)1.6万名责任人发送山洪实时预警信息12.1万条,仅向平定、昔阳等23个强降雨区(县)“靶向”发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1395万条,通过及时预警,全省紧急转移避险4.9万余人,其中因山洪灾害预警转移撤避1.2万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特别是部分水文设施被洪水冲毁后,在供电、通信中断情况下,水文应急测报人员冒着危险开展人工测报,通过卫星电话及时传送测报数据,为水库调度及防洪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8月17日,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收到来自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发来的感谢信,对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在应对“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中提供的实时雨水情及预测预报信息表示感谢。
《感谢信》中说,在此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及时、准确向河北省提供的实时雨水情及预测预报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河北省防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这次重大防汛考验中,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理念,上下“一盘棋”,一环扣一环,通过有力的决策部署,迅速的应急响应,严格的责任落实,精准的预报预警,高效的技术支撑,及时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把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以强有力的举措和务实的行动,确保全省安全度汛。
本报记者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