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镇党委书记师进(右二)深入了解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西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闫博洋(左三)了解农户所需所盼。
2021年秋汛期间,西坡镇镇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紧急转移遇险群众。
2021年秋汛期间,西坡镇镇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紧急转移遇险群众。
干部干部先人一步,面对急难险要重大任务,面对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和突袭而至的“新冠”疫情,乡宁县西坡镇广大党员干部总是奋不顾身冲在最前沿、第一线。
2020年岁末,正当家家户户都在筹备年货欢度春节之时,没有人会想到,一场波及全国的防疫阻击战全面打响。当年1月23日,乡宁县西坡镇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紧接着,镇党委书记师进亲自奔赴与运城市河津交界处的防控卡点,牢牢守住了乡宁县的“西大门”。
“书记、镇长亲自上阵,为乡宁守大门。我们村‘两委’干部,也要守好村门。”赵院新村党支部书记朱红武对记者说。在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它既陌生又恐惧。村里的党员、干部,没日没夜轮流值班站岗,只要遇到物资短缺,镇党委书记亲自驾车送到村口。
在战疫最吃紧的时候,时任分管医疗卫生的党委委员、副镇长夏贺青,挂断了母亲电话,撇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在除夕夜坚定地走上了防疫岗位,协调、部署,奔走、入户,风险面前毫不畏惧、艰难险阻击浪前行。时任西坡镇党委组织委员卢彩霞,在西坡镇防控重大疾病工作会议上,被任命为信息组组长。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深知信息对于防控的重要性,更了解宣传是解百姓疑惑、鼓群众信念的有力武器。在疫情刚开始的14天里,她在做好信息排查工作的同时,坚持用美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撰写各类报道70余篇,转发权威媒体新闻、各类防控措施230余篇。在那个雾霭沉沉的冬天,为西坡百姓推开了一扇光明之窗,驱散迷茫、融化寒冰。
这些年,记者借采访的机会成了西坡镇的常客,经常报道西坡、关注西坡。西坡镇的发展变化,让记者惊喜。同时,在这背后倾尽全力的党员干部,总令记者感动得热泪盈眶。
今年在西坡镇采访期间,胡家岭村党支部书记蔡建武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故事。2021年6月份,西坡镇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雨。值班的村“两委”干部孙燕燕、张泽子,冒雨进村巡查。他们发现村民刘丑蛮家窑洞有变化,立刻冲进他家,劝说老人立刻转移,可刘丑蛮态度坚决,就是不愿离开。经过村干部反复劝说、耐心开导,最终将刘丑蛮送到了安置点。到了第二天,意外发生了,刘丑蛮家的窑洞整体坍塌,窑洞上方山坡上碗口粗的电线杆,栽倒在了废墟上……
去年以来,胡家岭村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了将绿水青山早日变成“金山银山”,蔡建武带领村民代表去陕西考察学习。回来以后,扶持村民张任意搞起了民宿,开起了饭店。在张任意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乡村旅游产业队伍中来。
不仅在胡家岭村,韩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创过,是乡宁县知名的企业家,他响应组织号召,返回家乡,自掏腰包发展产业经济,为西坡镇花椒节的举办作出了重大贡献。赵院新村党支部书记朱红武亲自入户,调解村民家庭矛盾,挨家挨户叮嘱村民共同维护新村环境,帮助他们克服从村民到市民的“水土不服”……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模范。
朱红武坚定地对记者说:“我算不上什么干部,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工作者,能为老百姓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光荣。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好,在外打拼的孩子们也都回来了,我打心底里高兴。我要继续把村子建好,让孩子们把同学带回来、把媳妇领回来,咱赵院新村能给他们长面子。如今,村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又规划了一块地,要起高楼。我想着,给他们解决婚房问题。”
蔡建武深情地对记者说:“孩子们优秀,在成都成了家。今年过年的时候和我说,你来成都生活吧,累了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可我放心不下这一方的百姓。其实,我们村‘两委’干部都和我一样,你看见门口打扫卫生的年轻人了吗?那是村委会委员蔡军平的孩子,老蔡今天有事请假,就让放暑假的孩子来村委会打扫卫生、整理材料。我们的党员干部,真的可敬!可爱!”
后记
这些年采访下来,记者发现西坡真的变了!不仅环境美了,产业旺了,治理强了,而且老百姓的生活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在市县两级要求下,西坡镇实现了日间照料中心、公共浴室、户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五个全覆盖”。在这背后,不变的是党员干部那颗火热为民的心,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记者不由得想问,明天的西坡会是什么样的?还会变吗?
师进在今年第五届宏强杯“花开韩咀·椒香西坡”花椒节闭幕式上掷地有声地致辞,解开了记者的疑问:“昨天的辉煌成果代表不了今天的工作业绩,明天的美好蓝图还需要今天的谋划奋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一六二’总体思路,坚持‘一轴两园’发展定位,持续推进‘五区’建设,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西坡篇章。”
白慧磊 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