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晓青)10月8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在应县金城镇龙泉村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忻州综合试验站联合在当地开展的玉米单产提升集成技术示范进行了实打实收测产、观摩活动。现场实收面积为4.299亩,亩产达到2460.68斤(按14%水分计),创造了我省玉米实收测产新纪录。
测产专家组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农业大学、朔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7名专家组成。
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采用机械收穗实收计产,对“DF899”品种玉米进行测产,通过收获面积测量、收获机械清仓检查、实收称重、出籽率和含水率测定等程序,现场实打实收面积为4.299亩,亩产达到2460.68斤(按14%水分计)。对照田实打实收面积3.51亩,亩产1900.24斤(按14%水分计)。示范田较对照田亩均增产560.44斤,增产幅度达29.49%,创造了我省玉米实收测产新高。
测产前,专家组实地查看了示范田和对照田玉米生长情况,详细调查了种植密度、穗粒数、千粒重,了解了示范田“优良品种+深松增密+膜侧播种+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一喷多促+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听取了实施单位的工作汇报。专家组对集成技术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技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紧围绕生产需求,技术成熟,效果显著,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国家统计局山西省调查总队、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朔州调查队、应县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应县调查队、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忻州综合试验站、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了测产、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