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激活农村沉睡资源的“试验田”;这里是打造全域有机农业的“示范区”;这里是干群同心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这里是远离都市喧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这里就是连续举办十届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村。
自2013年起,车河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启村企深度合作建设有机社区序幕,全面发展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全面小康。经过10年努力,车河村的荒山、荒沟、荒坡、荒滩,逐渐改造为有机种植、养殖园区,大青背山羊、鸡蛋、大米、小麦、萝卜等41种农副产品先后获得有机认证,现已打造成集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种养基地、特色餐饮、住宿、民俗文化、传统教育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特色名村。2018年“车河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作为全国3个典型案例之一,登上“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并入选“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2019年6月被省政府评为“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2年底,车河有机社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车河有机社区经济总收入突破1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
村民生活 “一步登天”
车河村位于灵丘县城东南27公里处,近日,记者驱车从县城东行进入唐河大峡谷,途经名刹觉山寺不远便到了通往车河村的岔路,转而驶入平坦的乡间公路,很快便看到宽阔的草坪上立有“中国·车河有机社区欢迎您”的白色大字,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初进车河村,一片整齐的有机示范农田尽收眼底,道路北侧连排的石墙青瓦二层小楼依山而建,南侧溪流潺潺水草丰茂,远处山谷幽深满目葱茏,好一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美景。这里就是全域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车河有机社区的核心区。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住在统一样式的二层小楼里,四个卧室、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一个大天台总共130平方米。刚搬进来时,厨房里的厨柜和卫生间里的洁具就都配齐了,主卧里是按照当地人生活习惯统一打好的火炕,山里人一下子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我们的生活真是‘一步登天’啊!”村民李占贵激动地诉说着美好生活。
曾经,车河是灵丘出了名的贫困村,和大部分深山村落一样,种地、采药、养羊是当地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经济来源单一,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原本600多人的村庄最少的时候只剩下40多户。直到2013年,灵丘县决定在上、下车河村方圆27平方公里区域内实施居民就地城镇化(村民社区建设)和有机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上、下车河村从此变了样。
随着项目推进,全村的民居实施了整体搬迁和改造提升工程,由帮扶企业集中建设了新型民居,村民们破天荒地住进了二层小楼,下层自住,上层作为民宿使用,不仅彻底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大伙还可通过游客餐饮住宿接待获得收入。
“从前,光秃秃的山上破烂的房,穷苦的人儿走外乡;如今,沟里的鸡,山上的羊,滩里的有机蔬菜响当当,二层别墅住得亮堂堂。”党的二十大代表、车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春的一句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家乡的巨变。
村企合作 盘活资源
车河村成功打造有机社区,源于一场轰轰烈烈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王春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气候环境适宜,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依靠绿水青山兴村富民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随着灵丘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车河村被确定为全县的试点村,村企深度合作建设有机社区的战役正式在2013年打响。
车河村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分类有序推进改革”的原则,在农户承包经营权不变、承包面积和承包期不变、国家对农户补偿利益不变的前提下,全村77户182位村民联合起来成立了灵丘县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全村1213亩耕地、4万余亩四荒地及林地的经营权集中流转到了该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帮扶企业山西金地矿业注册的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由其负责统一规划经营集中起来的资源和土地。与此同时,公司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规划设计院、易兰规划设计院、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机构团队,对项目区域内的生态指标进行检测,制定详细的种植、养殖和空间利用规划,全村按照全域有机农业的指导标准恢复和改造耕地。
目前,社区已完成投资近2亿元,种植有机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700亩,养殖有机鸡3万余只,有机大青背山羊5000余只,农产品全部取得有机认证。高标准改造有机农田700亩,整修田间道路和水利设施13公里,新架桥梁10座,旅游接待中心、有机餐厅、民俗博物馆和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93套上下两层新型民居接入了天然气,配套了由太原理工大学设计的“IG-MBR+人工湿地”双层污水处理系统。此外,峡谷穿越项目“梦幽谷”、冬季冰雪综合项目“冰雪缘”生态虹鳟鱼养殖项目“亲水鱼庄”等文旅项目也已投入运营。
通过村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村民从车河有机社区建设中获得四项收入,即土地流转收益、旅游服务收益、劳务工资性收益和公司盈余分红收益。土地的集中经营,有效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实现了空间变资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村民实现了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收入水平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此外,车河村还与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党总支,实行“村企双向任职”制度,一方面企业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村级组织为企业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土地、人力资源,最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协调”、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有机蓝图 一绘到底
南瓜软糯香甜、大青背山羊肉质鲜嫩、绿壳鸡蛋营养丰富,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上,参会嘉宾全都品尝到了车河村生产的有机食品,无不为之惊叹。
从2014年到今年,由大同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主办、灵丘县人民政府、大同市农业农村局、灵丘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已连续举办十届,并将车河有机社区确定为永久会址。来自国内外的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知名专家学者每年都会在这里相聚,共同擘画有机农业发展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先后在车河有机社区建立起工作站,常年对车河有机农业生产进行全链条技术支持。车河村也在良性互动中闯出了一条“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的振兴之路。
经过10年发展,如今的车河已建成有机产品展览厅、综合管理及培训区、有机农业耕作区、蔬菜生产区、有机餐饮服务区、社区生态民居区、民俗展示区、土鸡蛋生产区、大青背山羊饲养区、活水养鱼垂钓区和“梦幽谷”生态旅游区,已成为全省乃至国内屈指可数的有机社区,成为人人艳羡的好地方。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里,车河村成熟的农文旅产业吸引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年年雷打不动前来车河度假的北京游客张先生赞不绝口:“对久居城市的我们来说,置身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恬淡乡村生活,就像找到一种精神归宿。山上是草甸子,可供我们骑马和野营,山下是溪流潺潺、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可供我们穿越自然生态长廊,再加上与家人朋友一同品尝难得的有机果蔬肉食,仿佛每个人都找到了‘诗和远方’,让我们流连忘返。”
“假期8天,车河有机社区内的民宿一房难求,日接待游客700余人,日营业收入突破8000元,展望全年两项指标再创新高,肯定没问题。”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秋宏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进入2023年,作为灵丘县规划建设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打造的首个试点,车河有机社区正全力完善旅游、康养、度假、休闲、生态研究等功能,目前,投资2亿元的会议中心和五星级康养酒店项目正在上车河村旧址加快建设,预计明年年底前便可投入使用,将社区游客接待能力提升2.5倍。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车河村以打造有机社区为抓手,“有机”特色之路越走越宽广。相信未来的车河村,必定会结出乡村振兴累累硕果。
白慧磊 杜淼 李钰珏
专家点评
2013年至今,车河村创造了多项国家记录。第一个有机社区、第一个全域有机示范村、第一个连续十年举办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村庄等等。在“党政主导,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共同富裕”建设方针的指导下,汇聚大家的力量,车河有机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河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影响传向了全国与世界,成为学习的榜样。面向未来,我们期盼着车河有机社区继续保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胡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