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美丽)10月18日—19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在陵川县丈河村举办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论坛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总结会。汇聚多方智慧力量,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会议期间,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中国科学院刘首文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胡跃高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到会进行学术报告;山西晋土耕耘社会化生态农业产销合作社梁少雄理事长、灵宝市建国果蔬专业合作社张建国理事长等企业做了经验交流;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动物科学院院长张元庆、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党建友、林学院韩有志教授分别对应县望岩村、霍州市冯南垣村和陵川县丈河村的示范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和总结。
在应县望岩村,对接我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战略,由动物科学学院牵头,聚焦生态畜牧与果菜一体化康养农业科技示范,从奶牛、肉羊、苜蓿、玉米、果蔬等产业入手,实施系列示范推广项目,探索了生态畜牧产业文化村和生态康养小镇建设路径;在定襄县横山村,对接我省“优质杂粮示范区和国家级杂粮产地交易市场”战略,由农学院牵头,突出支部共建,强化科技支撑,重点实施杂粮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扶持塑造西瓜、甜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了以功能杂粮为亮点、瓜菜产业为特色、多产业融合发展科技示范村;在祁县西六支村,对接国家“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由园艺学院牵头,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和优良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打造了樱桃、葡萄、番茄、草莓、玉米大豆套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成了以设施农业为支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文化示范村;在陵川县丈河村,对接我省“农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战略,由林学院牵头,探索乡村振兴建设路径;在万荣县阎景村,对接我省“山西运城水果出口平台建设”战略,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突出果业技术集成示范,建设观光旅游农业项目,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村;在汾西县段村,由动物医学学院牵头,以特色牛羊产业提档升级为切入点,通过养殖区规划、基地建设、养殖新技术示范推广、乡土人才引育、科技小院、科普教育等举措,正在着力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霍州市冯南垣村,由小麦研究所牵头,整合校院力量,聚焦支撑有机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油料景观和霍州年馍等产业升级,正在着力打造以有机旱作、特优农业、红色研学游+康养文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上党区振兴村,校地双方签订共建协议,由林学院牵头,正在制定示范村发展规划,将依托人才科技优势,探索资源型乡村转型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
从2019年开始,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从我省乡村地域的多样性、系统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动态性出发,对接特优农业战略,选定朔州市应县望岩村、忻州市定襄县横山村等8个村,探索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实现分类建设、特色建设,通过科技驱动、人才支撑、市场引领、项目支持等方式,通过“点对点”帮扶助力,努力探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