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猪价、牛价、羊价纷纷下跌。羊肉价格长期较高,而今持续回落,农业农村部肉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羊肉平均价格为81.41元/公斤,同比下跌2.24%。绵羊出栏平均价格为29.29元/公斤,同比下跌5.96%;山羊出栏平均价格为41.69元/公斤,同比下跌3.18%。
面对这一状况,养殖户该如何应对?未来羊产业发展趋势又将如何?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乃锋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2022年我国肉羊生产持续向好,羊存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创历史新高。从存出栏量看,我国羊出栏33624万只,较2021年增加579万只,增幅为1.8%;从出栏率看,近5年羊只出栏率均突破了100%,2022年为105.2%。
张乃锋表示,目前我国羊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些年存栏量比较稳定,而出栏量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众所周知,现在养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羊价持续走低。张乃锋称,这直接关系到养殖主体切身利益,但大环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今年上半年不光养羊困难,猪、牛等行情同样都处在低迷期。对于养殖主体而言,行情的波动在养殖中不可避免,养殖主体要积极应对行情波动。“外部因素我们决定不了,但对于企业或养殖户来讲可以从内部着手。”
为此,张乃锋建议:第一,可以从饲料成本上适当控制。饲料是养殖过程中成本占比最多的一部分,基本上占百分之六七十,投入较大。应充分利用不同生态区域资源优势,如内蒙古等牧区有天然牧场;河北、山西等农区农作物秸秆非常丰富;南方地区四季常绿,草山草坡要充分利用起来。第二,在饲料原料选择上进行把控。优先选择当地来源充足、成本相对低一点的原料用于饲料配制。第三,调整羊群结构。借此时机,对性能不太好的母羊或种羊进行筛选、淘汰,保留比较健康的核心种群。第四,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饲养管理要更精准、更高效,减少各项浪费。第五,要借鉴和学习行业内好的经验做法,更新养殖理念。在行情不好时,要做长期打算。
羊作为我国传统畜牧业中的六畜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品种。近十年来我国羊存出栏量稳步发展趋势向好。
张乃锋分析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国内羊肉需求量持续增长,羊肉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羊价小幅波动,对未来产业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
张乃锋认为,现在整个羊产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风口期,国家、政府包括企业都比较重视,后期羊产业预期较好。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养殖技术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将成为发展羊产业的主流趋势。同时,绿色养殖将成为未来养羊行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养殖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提高羊肉品质和安全性。
目前,国务院出台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肉类产量年均增速预期目标要达到2.8%。可以预料,我国肉羊产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张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