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
1、繁殖母牛健康、生殖机能正常、繁殖成活率最高。
2、生产符合商品牛需要的犊牛。
3、生产维持本群更新所需要的小母牛。
二、繁育
1、选种与选配
头胎牛选择初生重低的冻精,或选用性控精液,产小母牛。推荐选择利木赞或安格斯品种。
2、发情鉴定
行为:母牛躁动不安、哞叫频繁、敏感、排尿频繁;嗅别的牛的鼻嘴、屁股;后面追随着2~3头牛,在牛群中游走;爬跨或接受爬跨,有模拟交配的动作(发情旺期)。
阴道分泌物:阴门微外翻,明显充血潮红,排出透明黏液,当排出的黏液变稀薄,滴落时拉成细丝状,飘荡在阴唇下,为发情旺期。
体温鉴定:母牛体表温度较高。
直肠检查:掏出粪便,五指并拢,掌心向下,沿子宫颈向前移动,母牛子宫角敏感,快速收缩;用食指和中指固定卵巢,用拇指肚触摸,母牛卵巢体积增大,有凸出卵巢的有波动感的小泡,如刚排卵,则略有凹陷,卵巢不规则,为发情旺期。
3、人工授精
发情旺期的5~8小时第一次输精,12小时后第二次输精。
三、饲养
1、妊娠母牛:
怀孕前期(怀孕后3个月):怀孕母牛保持中上等膘情即可。每天补充精料补充料0.5~0.8千克,玉米秸秆等干粗饲料5.0~5.5千克,全株玉米青贮9.5~10.0千克。
怀孕中期(怀孕后4~6个月):适当补充营养,每天补充精料补充料0.8~1.2千克,玉米秸秆等干粗饲料5.0~5.5千克,全株玉米青贮8.6~9.2千克。
怀孕后期(产前2~3个月):加强营养,每天补充精料补充料1.2~1.5千克,玉米秸秆等干粗饲料5.0~5.5千克,全株玉米青贮7.5~8.0千克。
推荐精料补充料配方:玉米42.2%、麸皮9%、豆粕36.3%、石粉3.0%、食盐3.0%、预混料4.0%、苏打3.0%、氧化镁0.5%。
2、哺乳母牛:
加强营养,每天补充精料补充料4.5~6.0千克,玉米秸秆等干粗饲料3.0~4.0千克,全株玉米青贮7.0~7.5千克。
推荐精料补充料配方:玉米55.8%、麸皮10%、豆粕27.0%、石粉1.0%、食盐1.0%、预混料4.0%、苏打1.0%、氧化镁0.2%。
维生素A需要量,妊娠母牛为2800 IU/千克日粮干物质,泌乳母牛为3900 IU/千克日粮干物质,相当于β-胡萝卜素分别为7.0和9.75毫克。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275 IU/千克日粮干物质,相当于VD3 6.88微克。
四、管理
1、妊娠母牛:
不喂冰冻、发霉饲料,饮水温度不低于15℃。
每天让牛舍外运动,保持良好体质,至少运动8小时,或者适当驱赶运动2小时,但防止跑、跳运动,防止相互顶撞和在湿滑的路面行走,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
每天给牛按摩乳房 2~3次,每次按摩15分钟左右,按摩前先用热毛巾擦拭乳房,产前1~2个月停止按摩。
预产期推算:配种月份加9或减3,日期加6,超过30上进1个月。
产前15天,将母牛移入产房,专人饲养,发现临产征兆,计算好预产期,准备接产工作。产前1~6小时消毒后躯,分娩时环境要安静。
产房应宽敞、清洁、适温、环境安静;产床铺以清洁、干燥的柔软垫草;做好接产准备。
分娩前母牛躁动不安,背部拉紧或拱起,阴道有黏液排出,外阴出现羊膜囊或犊牛蹄。
顺产时,让牛自然生产,胎儿两前蹄夹着头先出为顺产。倒产时,即胎儿两后蹄先出,及时配合母牛怒啧拉出胎儿。难产时,请兽医处理。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驱虫。
保持牛体清洁,每天刷拭1~2次,每次5分钟。
环境应干燥、清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2、哺乳母牛:
分娩后先喂麸皮温热汤,一般用30℃~40℃温水10千克,加麸皮0.5千克,食盐50~100克及红糖250克,拌均匀后喂给。
尽快让母牛站立,及时对母牛后躯清洗消毒,更换被污染的褥草;产后24小时内及时对母牛进行消炎处理;犊牛哺乳前应用温水擦洗母牛乳房;一周内,每天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牛外阴部清洗消毒1~2次;母乳不足时,采取催乳措施。
分娩后最初几天,喂容易消化的日粮,3天内每头可饲喂优质青干草5千克,根据牛的食欲情况,3~4天后就可以转为配合饲料。
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的母牛,每天用热毛巾热敷、按摩乳房1~2次,每次5~10分钟;并控制饮水量。
冬季青饲料缺乏时,每头牛每天添加1200~1600 IU维生素A或饲喂1~2千克胡萝卜。
户外运动每天2~3次,每次运动应控制在1.5~2小时。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驱虫。
保持牛体清洁,每天刷拭1~2次,每次5分钟。
产后2个月开始,观察母牛发情并及时配种。
五、养殖档案
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按《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山西省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