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长治市打造一批高标准“幸福水美乡村”

  本报讯(记者何海亮)近日,记者从长治市水利局获悉,从今年起,每年长治市将重点打造24个这样高标准的“幸福水美乡村”。日前,“幸福水美乡村”创建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启动。以“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为目标,兼顾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示范创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统筹推进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和水经济全面发展,重塑八百里浊漳水秀美风光。
  “幸福水美乡村”建设,本着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的宗旨,依托县区河流水系实际,按照县区创建、市级奖补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元,重点在浊漳河和沁河流域沿河开展创建工作。工作推进将坚持因地制宜、自然优先,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原则,以自然修复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全面恢复沿河环湖良好生态面貌;立足河湖资源禀赋,深度挖掘特色文化旅游内涵,做好做活水经济大文章。按照村级申报、县级推荐、市级复审、资金奖补、挂牌命名的程序,每个县区每年沿河打造2个示范村,每年在全市重点打造24个“幸福水美乡村”。
  创建工作将从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堤岸加固、沿河绿化、生态修复、滨水绿道、便民设施建设和保洁管护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具体细化为四项标准,水域安全达标,通过堤岸加固、维修养护等措施,村庄沿线水域堤岸、水闸、堰坝等完好,基层防汛体系健全。河流干净整洁,村庄河湖弯道、深潭、浅滩、滩林等风貌生态自然;河塘岸坡整洁,绿化措施到位;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无污水直排、偷排、漏排现象;无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巡查管护到位,河长定期开展巡河,河道定期开展保洁,管理界限清晰,发现问题能有效及时处置。人水和谐宜居,沿河布设有滨水慢行道、河埠头、景观节点等亲水便民设施,水景观宜人、环境宜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3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