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美丽)11月5日,在阳曲县西沟果岭邓家坪农业示范园区,金色的阳光被果园反光膜映照在红彤彤的果实上,果园收获已接近尾声,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学院“特”“优”工程项目的实施,优质品种和优势技术强强组合,让今年果园收入创历年新高,为省城观光农业增“金”添“财”,赞誉指数节节攀升。
“通过苹果高光效树形集成技术和高抗优质新品种的优势组合,优质果比例高,卖相口感品质都好,今年采摘游客络绎不绝,效益叠加增收效果特别明显。”邓家坪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赵国平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城郊观光苹果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学院在阳曲县实施的“特”“优”项目。据项目主持人、园艺学院副研究员蔚露介绍,该项目在推广团队自主选育的苹果高抗优质新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应用团队自主创新的“苹果高光效树形标准化整形修剪技术”“苹果高光效果园标准化栽培技术”“城郊苹果精细花果调控与品质提升技术”等领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集成技术,提高了树体抗寒抗旱性,改善了果实着色与风味品质,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同时果园管理用工减少了30%,叶幕透光率增加了50%,果实商品率增加了30%,果园亩收入最高可达4万元。
自2007年以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研团队与阳曲县邓家坪农业示范园合作,在西沟果岭建成了太原市苹果新品种新树形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宫藤富士、维纳斯黄金等国外名优苹果品种,并结合阳曲县丘陵半干旱的实际条件,培育出晋富系苹果新品种和SC系苹果矮化砧木系列,抗逆适应性强,非常适宜在阳曲县及我省中南部丘陵半干旱地区发展,用该系列品种建园,树体越冬冻害少,花期冻害轻,果实品质优良,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苹果品种。
“自2022年实施的‘特’‘优’项目,以课题组选育的‘晋富系’‘SC系’国审、省审苹果新品种为核心资源,创新提出了‘优良新品种’与‘高抗逆砧木’于一体的高抗优质‘砧穗组合’系列品种,尤其是在今年花期遭遇暴雪危害之后,我们的系列品种坐果良好,果实发育整齐,受到广大果农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蔚露介绍说。
“苹果高光效树形集成技术也是我们团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了便于城郊观光苹果品质提升,项目提出了以中干高光效开心树形为主要模式,并以3-4主枝树形为主导树形。该树形模式第一次在阳曲试验示范,其间采用了‘减少枝叶量、改善透光量’技术攻关路线,第一次在20年生苹果园完成了3-4主枝树形,通过休眠期整形修剪技术实施,为果园通风透光、提升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苹果整形修剪成型周期由30年缩短到20年。”该技术主创专家、原山西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牛自勉研究员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3月份以来,该项目品种技术集成体系在邓家坪农业示范园建成新品种新树形标准化试验示范果园185亩,同时在太原市阳曲县苹果主产区黄寨镇、泥屯镇和尖草坪区上薛村建成新品种新树形推广基地,推广应用面积1000余亩,均达到了预期示范效果,推广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