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特别报道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改厕故事“大家讲”参评稿件选登(五)

  

改厕是“真刀真枪”干事

  我叫霍如意,是寿阳县南燕竹镇赵庄村民,我家于2021年完成厕所改造,新厕已用了两年,现简单说一说改厕的好处。
  没进行户厕改造之前,旱厕里两块砖、一个坑,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飕飕。最为关键是,家里还有老人。有一年秋天阴雨连绵,老人出门上厕所时,险些被湿滑的台阶绊倒。从那之后,每逢雨雪天,老人出门解手就得有人搀扶陪着。如今,厕所进行了改造,再也不需要出门解手了。
  当初,村里推进“厕所革命”,我很纳闷,什么是“厕所革命”?后来,听村网格长宣传才知道,“厕所革命”就是户厕改造。
  起初我也不是很愿意,因为要掏钱。后来在村干部的宣传推广下,咱这个观念才有转变。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会议、举行恳谈会等方式,让群众知晓改厕目的、意义和政策,调动了大家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村里的改厕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刀真枪”干。每隔两三个月,就有人上门来看我家改厕的成果,说是要“严把施工质量关、工程进度关、厕所验收关”。他们看过之后,还向我询问了改厕后的问题,并且说会快速给予解决。没想到,过了几天还真的上门来解决问题了。

  寿阳县南燕竹镇赵庄 霍如意

神武村的新生活

  小厕所,大民生;旱改厕,美乡村。我是神武村的村干部,见证了全村的卫生厕所从无到有、从脏乱无序到干净整洁,同时也见证了美丽神武的转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神武村一直是宗艾镇的标杆,但是家家户户门口的旱厕却一直是村民“心中的痛”。一到夏天,老厕所又脏又臭,粪坑里爬满蛆虫,严重制约着村容村貌的转变。
  2018年以来,宗艾镇开始逐步实施户厕改造,神武村看到了曙光,但随之而来问题也来了。村民以前建厕所都看过风水,推倒重建大家心里都没底,而且新厕采用的塑料化粪池也不为村民所接受。
  为了户厕改造顺利推进,村党员干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厕所革命”的好处。同时,村里组织村民代表观摩邻近村庄的改厕效果,号召村干部、党员带头打造改厕样板。通过宣传改厕的意义和补贴政策、组织实地观摩、干部带头改厕,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实现了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神武村大多数人家门口乱堆乱砌的旱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菜园、小花池,改厕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有力地推动全村环境卫生改善。
  改厕,改出了神武村的新生活!

  寿阳县宗艾镇神武村 苏娟

旧厕换新貌 担心变安心

  “厕所改了,更方便了,也更安全了。”说起农村改厕,六合地村村民闫玉梅有话说。
  两块板,一个坑,这是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今年81岁的闫玉梅,是村里一位先天视力不足的独居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更是在自家的厕所里横七竖八地搭满了板子。一到冬天,板子就冻上结实的冰层,对闫玉梅来说,上厕所便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今年8月,六合地村接到镇里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厕所改造工作。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涛第一时间想到了闫玉梅老人,向施工队说明了老人的特殊情况后,要求施工队在第一时间为老人进行厕所改造。
  村干部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清理了厕所里堆积的杂物和粪污,施工队进行了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三格式无害化旱厕改造,还为老人安装了崭新的铝合金门窗。昔日杂乱不堪的挡板不见了,铺了平整的水泥地,安了方便安全的坐便器,破旧漏风的木窗户变成了明亮严密的玻璃窗。
  “我的眼睛也看不见,腿脚也不好使,这下好了,上厕所再也不用担心了。”闫玉梅笑着对来参观新厕的村里人说。“村民听说国家出钱给改厕,还能发酵有机肥料直接肥沃田地,大家都积极得很,都抢着要早点改。”张海涛乐呵呵地说。

灵丘县东河南镇六合地村 佚名

改厕“改”出新生活

  “现在遇到了好政策,家家都用上了冲水式厕所,真是方便了很多。”聊起改厕,日前闫家坪的乡亲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改厕前,老式旱厕脏乱差,存在卫生隐患。但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如厕习惯,一朝想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村民体会改厕的优势。
  屋顶太阳能,室内卫浴间,地下化粪池,室内上下水,这对农村来说是大事。改厕之后,村民都说,咱这房子和楼房没啥区别,还比城里人省了电费。村民认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开始支持改厕工程。
  目前,村内摸排改厕户260户,已成功改厕257户。新型厕所无臭味,方便清洁,让村民不再遭受恶臭和蚊虫的困扰,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村庄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提高。
  改厕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聊起改厕后的新变化,村民如数家珍。“以前上个厕所,要闻臭味不说,一不小心还可能被蚊子咬一身包。现在干干净净。”村民王凤明改厕后切实感受到了新厕所的舒适。
  改厕,改变了村民落后的卫生观念,改出了村民的新生活和幸福感。三分建,七分管。为保证改建后的厕所长久使用,下一步村里还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同时加强村庄环境整治。

  寿阳县朝阳镇闫家坪村 吴静

为农村改厕工程点赞

  今年以来,夏家堡村积极开展“厕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过去在村里,每家院内都有一个茅厕,“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围四边”,夏天如厕臭气熏天,冬天如厕冷冻难忍。最可怕的就是遇到下雨湿滑,渗水积水时,无从落脚,总怕粪水溅到裤脚上,这就是昔日夏家堡简易旱厕的真实写照。
  刚开始,一些老百姓不理解,认为改厕对自己生活、生产会带来不便,后来听了镇村干部的宣传,大家知道了改厕的好处。改成冲水式厕所后,既实用又环保,上完厕所,水一冲,方便又干净,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污还可以用作肥料浇灌农田、菜园,大家觉得这是政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也就积极开始配合。
  改厕后的王强说:“以前村里的旱厕太脏了,家家户户都用蹲坑,粪便得定期清理。村里有一家清理厕所,半个村的人都得捂鼻子。特别是到了夏天,蚊子苍蝇很多。各家用后的污水随处乱倒,又没办法清理,真让人叫苦不迭又无可奈何。现在好了,厕所改成冲水式的后,干净又方便。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给我们带来了好政策,真心为农村改厕工程点赞!”
  如今,夏家堡村民再也不用为上厕所发愁了。崭新的卫生厕所,改出了农村新生活,让村民的生活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祁县贾令镇夏家堡村 刘燕

绍良村的改厕故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春风十里、蔓草芳苓,这里是位于西红柿小镇的美丽村庄绍良村。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绍良,不赏美景,不谈理想,来看看“厕所革命”下的乡村新风貌。
  从前一提到农村厕所,常常出现“两块砖,一个坑,蛆蝇滋生臭烘烘”的场景。一间小小的厕所,关系着民生福祉,体现着人类文明的程度,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出发点。
  “哪里方便哪里便,肥水不流外人田。”厕所革命的关键是观念革命,只有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推动“厕所革命”,才能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新农村!
  改厕工程启动以来,绍良村党支部对厕所数量、厕所情况开展排查登记;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的认知,改造完成后入户讲解文明如厕、厕所卫生等知识;建立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并把制度钉在墙上,建立村干部检查责任机制;全力争取把改造好的厕所使用好、维护好。截至目前,全村共276户完成改厕。
  小厕所,折射大文明。从旧貌到新颜,从不可能到可能,绍良向美而生,装点着今天,也憧憬着未来,这是一次从认识到实践的振兴之旅,更是一条提升乡村文明的必由之路!

  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 李星涵

新厕有人来观摩 儿子如今常回家

  我退休返乡居住,已有好多年了。在外工作的儿子全家,回来探望我的次数,远不如今年多。
  个中原委,是小庭院的厕所改造,不但改观了所在村的居住文明氛围,而且使用厕所茅粪栽种出的蔬菜,成为儿子一家人的最爱。对故乡庭院里的厕所改造,最初我也没想到有多好。如今回想起来,真是对最初的无知感到可笑!
  同村里改厕后的住户一样,我家出现的变化是:曾经属于蚊虫苍蝇“王国”的庭院,这些物种很少见到了,使人感到了莫大的惬意;曾经空气中飘散的厕所臭味如今没有了;对改厕后的茅粪,我经过发酵等先进技术处理,都用于栽种自家的蔬菜,这些蔬菜可谓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
  我的故乡在长子县常张乡东壁村,是一个纯农业山区村。全乡35个行政村现在都已改厕,大家对改厕的感受,也和我的一样。
  在村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同学陈建功,住在本乡南坡村,是个老脑筋的人,对于改厕曾经很抵触。本村和周围村的人,也效仿他抵制改厕。县委常委兼乡党委书记余伟元,得知我俩的这个交情后,特意带他到我家来观摩,让他目睹改厕的好处,又品尝了我家自种的蔬菜。回家后,陈建功便开始申请改厕。
  此后,南坡村和周围村的许多人,也都闻讯来我家观摩,大家对我家的新厕所啧啧称赞,回家后都主动开始配合乡里的改厕工作。

长子县常张乡司法所 郜蔚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