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时光印记

关注古村落如何复兴 发掘城中村蕴含的“城市记忆”

榆次张超村里建起了山西首家邮电博物馆

  • 博物馆里的老物件

  • 明代镖局车

  • 上世纪70年代的邮政运输专用车

  • 上世纪90年代的邮政亭

  •   11月10日,位于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的张超里艺术空间,山西邮政博物馆迎来了自己的首批访客。这是由三晋恒达集团投资,汇集古老邮电历史与先进科技展品,开展各类综合性研究、研学活动,建成的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和邮电科技知识的山西首座邮电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榆次张超村历史源远流长,建村距今约3043年,曾是古丝绸之路“京陕官道”上的璀璨明珠、商贾云集的宝地。
      为了探寻传统博物馆与大众生活方式如何链接,重新定义商业与文化的关系,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场景里融入前沿的商业逻辑,共同关注古村落复兴,发掘城中村中蕴含的“城市记忆”。张超村与山西三晋恒达集团利用原张超小学的教室,打造了这座博物馆。
      该博物馆以乡村旅游、文化唤醒、商业焕新为发展理念,以“城市微度假”为项目定位。在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三层艺术空间里,人们可尽情观赏穿越历史的装置和展品。这里有国内仅存三辆的民国时期邮政车、日本昭和时代的火车厢。在这里,明代的镖局车穿越岁月静候它的粉丝光临,50岁的卫星天线如莲花瓣在空中继续见证岁月,在这里,来自渤海湾的大船停泊在屋顶,用它的不朽见证友情、亲情、爱情。从古代邮驿到现代邮局,人们惊叹现代物流快递业的起源,DIY木艺工坊守护传承古老工匠精神,太多的动人场景和故事可以尽情地在这里体验。
      在这里,展览不再强调博物馆的过度专业性,而是注重其深入浅出与好玩易懂的互动体验,不再依靠过度的多媒体辅助,而是强调人成为场景中的一部分。这里不只是外地人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更是本地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以此方式推动博物馆在文旅产业中不仅成为“文化吸引核”,更是“文化消费核”,其中每件展品背负着它们见证的历史、跨越万水千山历经重重困难,一件件被抢救出来的故事令人动容。
      这是山西三晋恒达集团继成功打造太原老车文化博物馆之后,以前瞻性商业逻辑为引擎驱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又一力作。

    本报记者刘桂梅 通讯员曹丽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