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群众“方便”无忧
“北七村”是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连成一片的七个小山村,占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
近年来,乡里着力将“北七村”集中连片打造,成为了一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居环境改善样板。
在动员农户改厕方面,作为“北七村”之一的大西庄支村两委深入农户家中,讲解关于“北七村”改厕的相关政策,广泛听取了村民的意见。
大西庄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农户使用水冲厕所。在改厕的过程中,支村两委成员通过与改厕施工队协调,给农户安装了下水管道,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整改,有效去除了厕所产生的异味,同时对污水管道进行了处理。为了冬天能够继续使用水冲厕所,村里还给农户安装了电热板,保证了冬天管道不会被冻裂。村里每周还会安排抽粪车,给农户的厕所进行抽粪。
随着改厕的不断深入,大西庄的厕所已经不是蚊蝇横飞,臭气熏天。村民不仅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厕所,全村的人居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如今,新涂刷的民居清新亮丽,新栽植的绿化花木飘香,新改造的厕所时尚整洁,一个“新”字正铺开大西庄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大西庄 李文生
厕所革命 普惠农民
红土岩村是位于阳泉市河底镇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全域面积1.2平方公里。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是过去农村旱厕最真实的写照。以前家家户户的厕所,夏天蚊蝇乱飞、臭气弥漫,尤其到了冬天,年岁大的人上厕所很容易滑倒。
村民孙艳红说,每次上厕所出来,全身一股臭味;村民周晓伟说,住在城里的儿子一家都不愿意回村里住,因为上厕所是真不方便。
为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村民彻底告别简陋、脏乱的旱厕,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支村两委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高度重视旱厕改造工作。走访每一位村民,提起改厕工程,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周晓伟说:“家人其实都喜欢在村里住,毕竟接地气。改厕后,媳妇现在也愿意回来了,也不再吵架了。”孙艳红家改厕后,入夏的夜晚也可以在自家门前跟邻居打扑克了。改厕,改变了农民落后的卫生观念,改出了农村群众的新生活。
农村“厕所革命”是一项普惠农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乡村振兴道路上必须跨过的一道坎。目前,红土岩村的改厕已接近尾声,改厕覆盖率将达到97%。
阳泉市郊区河底镇红土岩村 刘伟
改厕改出村貌焕然一新
2020年,我所在的村启动改厕工程,通过改造老式旱厕,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改厕前,我们村的卫生状况堪忧。老式的旱厕不仅脏乱差,还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旱厕无法进行有效清理和消毒,臭气熏天、苍蝇蚊虫肆虐,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每到夏季疾病传播率大大增加。
为了保证改厕工作顺利进行,村委会成立改厕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经过广泛宣传,大家对改厕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纷纷加入到改厕的行列中来。
在对旧厕所进行拆除和清理后,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村民纷纷踊跃参与改厕工作,积极提供劳动力和物资,累计改造完成了378座通风改良式卫生旱厕,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与改厕同步,村里加大了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在村内街巷路段增加了垃圾桶,引导村民定期清理生产生活垃圾;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村内公共厕所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定期进行户厕使用巡检,及时解决群众需求。
改厕后,新型的卫生厕所无臭味,方便清洁,让村民不再忍受恶臭和蚊虫的骚扰,提高了生活质量。
此外,通过户厕改造还激发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一场“厕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从现在起,我们将会好好珍惜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阳泉市城区义井镇白羊墅村 周旭斌
改厕提速美丽乡村建设
前洼村地处阳泉郊区北部,全村320户,人口780人。根据上级改厕文件精神,村里成立了领导组积极推进改厕惠民工程。在实践中,村里采用了“通风改良式卫生厕所”模式,完成了212座农户厕所改造。
在改厕工程实施中,为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村里组织人员入户发放改厕告知书,利用广播、微信大力宣传,并耐心讲解改厕就是改善全村的环境卫生,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根据农户旱厕实际情况,村委会积极为村民提供便利。在双方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订改厕知情同意书,村里按标准统一实施,每个户厕一门、一窗、一便池、一通风管,淘粪口配备盖子,彩钢瓦封顶,水泥抹墙抹地,每个户厕六平方米以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积极配合,加入到了旱厕改造前的自行拆除、改造中的材料运送、改造后的卫生清理等工作中,项目的实施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工程实施中,村里安排专人负责监工,全程跟踪,严把质量关,保证了改厕项目的顺利实施。
改厕后,厕所整体结构完整,室内清洁,美观大方,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目前,全村整体环境得到改善,正向环境优美、美丽宜居发展。
阳泉市郊区荫营镇前洼村 杜世军
新厕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河下村全村800余户,常住居民2600余人。2020年,我们村被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获评“省级卫生村”。近年来,我们村加快旧村改造,推进“六乱”整治,实施“厕所革命”,推广清洁能源,人居环境实现大变样。
说起这改厕呀,一直以来,以前村民使用的都是旱厕,一个围墙一个坑,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寒风刺骨,不仅脏乱差,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刚开始村民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所以大家都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
村委会在充分征求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厕所革命的好处。同时,号召村干部、党员带头打造改厕样板。通过宣传改厕的意义和补贴政策,组织外出实地观摩,干部带头改厕,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家家户户都开始参与改厕。此后,村里严格按照改厕标准进行了施工,看到整洁明亮的“洗手间”后,大家都说新厕所就是好!
有了清洁、舒适、卫生的如厕环境,大家自身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还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卫生,彻底改变了传统厕所的模样,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营造出了良好的文明新风。
阳泉市城区义井镇河下村 樊永宁
感谢政府做了一件大实事
我是杨家峪村民,每年盛夏时节,到了孙子们放暑假的时候,我就想叫他们回村来住住,但每次给孩子们打电话,他们总说,“村里院子上厕所不方便,每天上厕所,厕所黑乎乎的、脏兮兮的很可怕,不想回来。”
打完电话,我总是心酸又无奈,自己用了一辈子旱厕已经习惯了,但是孙子们习惯了城里的马桶,这可怎么办?我也想早点改造厕所,让孙子们都愿意回来。可自从去年老伴去世后,我就一直没这心思了。
2023年,街道办工作人员来我们村,告诉大家现在国家特别关心农村的民生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为村里铺设了污水管网,建起了微型污水处理站,这次来就是来给村里进行户厕改造,希望我们积极加入改厕的大队伍。
我非常高兴地加入了改厕的大队伍,历经五个月的时间改厕结束,改厕前,我家厕所的卫生状况堪忧。由于旱厕无法进行有效地清理和消毒,臭气熏天,引来苍蝇蚊虫,给自己和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疾病传播率也大大增加。厕所改造后,不仅用起来方便,而且环境也上了一个档次,让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改厕后,我赶紧给孙子们打了电话。叫他们回村里看看,看看现在家里有了“卫生间”,再也不用担心厕所黑乎乎脏兮兮刮风下雨了,也不用半夜打手电筒出门了。感谢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实事!
太原市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 郑婧璇
网格员主动垫钱 刘喜成欣然改厕
8月10日,改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丈子头村网格员闫瑞琛接到村民反映,该村南街第一网格住户刘喜成因家庭困难且家中无劳动力,实在不想进行户厕改造。闫瑞琛多次入户交流,与刘喜成仔细攀谈,了解到其家中老婆生病,自己也因为腰椎手术没办法劳动,儿子工作繁忙。闫瑞琛得知具体情况后,给他耐心讲解了国家的改厕补贴政策及“厕所革命”的重要性。
随后,刘喜成表示愿意改厕,但是自己手中的钱不够支付环保厕所的改造费用3000元。为村里户厕改造工期大局考虑,也为让村民早日能够用上崭新的厕所,闫瑞琛决定先自己掏腰包垫资为刘喜成家定制环保厕所。闫瑞琛这一举动让刘喜成感动不已,表示自己儿子回村后一定会第一时间补上这个钱。就这样,刘喜成家中的户厕改造如火如荼地动工了,闫瑞琛也时常去刘喜成家给他宽心。刘喜成每次都连连感叹国家对农民的关心越来越好了,家里的厕所干干净净,生病的老婆用起来也更方便了。
这只是丈子头村网格员工作的一个“小片段”。今年,中涧河镇丈子头村改厕工作实行整村推进,彻底消灭旱厕。但在推进工作程中,因为化粪池的放置位置、老粪坑填埋等时常出现纠纷,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改厕工作不理解。丈子头村充分发挥网格长、网格员村情熟、人员熟的优势,深入农户进行隐患问题排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推进了农村改厕的进程。
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镇丈子头村 李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