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用脚步丈量一方水土 用真情走进百姓内心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纪实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交通人,却把自己置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前沿。2021年以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先后选派30名干部来到石楼县罗村镇的罗村、东石羊村、曹村、霍阳庄村和前圪垛村,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严格落实“六化十到位”驻村帮扶工作职责,探索实施以党建为引领,以组织建设、民生实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为抓手的“党建+N”驻村帮扶新格局,汇聚起共建美好家园和美丽乡村的磅礴力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牢组织建设
稳固基层基础“压舱石”

  清晨,罗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赵军刚带上笔记本和笔,踏着第一缕曙光,进村入户和村民交流畅谈。既拉家常也聊生产,在交流中逐渐摸清村情民意,还把大伙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记录下来。利用村民的闲暇时间,赵军刚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讲起了党的惠民政策。
  “村里的工作周而复始却又纷繁复杂,他总是认认真真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赵队长办事很利索,很负责,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是一清二楚,他对群众的关心和对工作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谈起赵军刚的工作,罗村党支部书记郑瑜如此评价。
  在罗村镇,在这5个村,这样的工作场景已成为常态。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按月定期入户走访排查,跟踪监测防止返贫;多措并举鼓励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争取兜底保障,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统筹推进医疗救助,减少农户家庭开支;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固基层基础“压舱石”,组织振兴是保障。今年5月份工作队队员进行调整后,5个工作队互相交流学习,不约而同地找到开展工作的突破点——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提升党组织能力,助推乡村振兴。
  他们通过与村干部拉家常,交心共情、凝聚共识,帮助村干部立足村情、挖掘优势、谋划发展思路。他们讲党课,补充党建知识,共同学习如何做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如何议事决策“四议两公开”;他们坚持村“两委”班子工作例会常态化,按要求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并组织过好主题党日活动,把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落细落实。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督促各村严格落实“一徽、一标、四牌”,规范各村标识标牌的建设,通过树立形象、做好宣传,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新面貌、新气象。
  一套“组合拳”下来,5个村的党支部更加有力,村“两委”成员结构更加优化,村级运转更加顺畅高效,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办好民生实事
厚植幸福根基“亮底色”

  在省交通运输厅派驻罗村镇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看来,想问题、办事情就要从村民角度出发,为民情怀一以贯之,民生的幸福底色才能清晰明朗。
  他们筹措资金帮扶罗村村委会修葺文化活动舞台,并协调文旅部门筹办“送戏下乡”活动事宜,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精气神;为帮扶村安装惠民增收“爱心地磅”,便利群众在销售玉米等农副产品时称得放心、卖得安心;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爱心帮扶、真情助学、送医助教、文明实践等活动;实地查验群众种植、养殖情况,帮助他们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落实相关政策补贴并帮助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持续助力群众增收;为帮扶村丁庄脱贫户董保双及霍阳庄移民点维修入户道路,解决户通路边坡塌方、入户道路破损造成的村民生产生活出行不便问题;完成15公里泊河产业路建设项目,建设总投资1960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百姓持续增收最大限度发挥交通助推器的作用……
  一桩桩,一件件,汇聚民心,关乎大局。驻村工作队坚持民生为本,厚植幸福根基,用真情全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让幸福有了更亮丽的底色。

推动产业发展
逐梦乡间沃野“织锦绣”

  产业兴,百业兴。省交通运输厅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结合石楼县围绕农业“特”“优”战略,大力实施农业产业“168”工程与罗村镇“两廊一带、三大产业”总体发展思路,依托城郊农业的区位优势,在沙窑村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基地。
  他们立足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一手建设先进的设施蔬菜基地、一手打造高质量的两季种植露地蔬菜园区,总占地面积132亩,分3期建设,同时融入数字化管理平台,以科技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布局调整和农业高质高效。目前,一期占地48亩的9座寿光第12代土墙体全钢架日光温室,主要种植“特”“优”“高附加值”的草莓、甜瓜、麒麟西瓜。通过山西老农石楼农业管理公司代运营该基地,2022年沙窑村集体收入分红收益金达10万元。
  此外,基地在运营过程中,累计带动附近村民69人参与就业,其中固定就业员工23人,平均每人每月增收4000元,公司技术员还手把手培训村民46人,累计培训村民238人次,村民边享受劳务付出的工资性回报,边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经营理念,种植零风险还有务工收入。在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下,沙窑原有80亩设施种植户主动与基地取得联系,虚心向技术专家请教,学习草莓、博洋9号甜瓜的种植技术,直接带动80亩闲置设施的二次利用,既丰富了群众的“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除了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基地以外,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推进万头奶牛建设项目。11月29日,500余头经过严格检疫检查的优质奶牛在甘河牧场正式安家,拉开了石楼县优质奶牛养殖产业的帷幕。

完善基础设施
扮靓和美乡村“添动能”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
  驻村工作中,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把乡村示范创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住房风貌靓化、居住环境美化提升为主攻方向,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向优,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
  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静雅……
  置身于5个村中,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优美宜居,美丽的村庄如明珠般撒落在青山之间,以蝶变之姿展现出乡村之美。蝶变在何处?在旱厕改造、在污水治理、在移风易俗、在矛盾排查化解等方面,驻村工作队始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落脚点,创新思路、就地取材,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内涵丰富的文明乡村。
  春风化雨时,花开遍地香。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真情帮扶,真抓实干,扎根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以一抹党建“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记者柳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0-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