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桥上镇:为乡村振兴注入“土”活力

  “真没想到,不种地每个人还能分到50元红利!”“村上这事办得好,现在村里除了过年,几乎都是老人,老人种地也确实不方便。”“现在托管后村上收种都是机械化,轻松多了”……
  冬日的双休日,翼城县桥上镇大阳院村的村民们特别开心,除了一家人难得团聚,更开心的是村里实行的“土地托管”,一家家拉家常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
  近年来,翼城县桥上镇立足实际,积极谋划,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断激活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新动能,让土地资源“活”了起来,集体经济“壮”了起来,人民群众富了起来。

下好了“土地托管”先手棋

  2018年以来,桥上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推广“土地托管”的硬支撑,把土地托管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围绕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做文章,把零星散地整合起来,统一托管,让“一村一块田”,长出“新财富”。
  近年来,随着劳务输转经济的发展,桥上镇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本地常住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各村都有耕地管理收获费劲甚至撂荒的情况。实践中,桥上镇立足实际,聚焦“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村级集体经济该如何发展壮大?”,综合考量土地、资金、资源和产业基础等要素,精心谋划,最终采取“土地托管”方式,对农民承包的土地实施统一的耕、种、管、收、售“保姆式”服务,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这一焦点问题,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当起了“甩手掌柜”,让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起来。
  他们以党建为支撑,进一步增强了支部凝聚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村内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为落实土地托管奠定了良好基础,构建了共管“好格局”。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充分利用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对开展土地托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统一了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土地托管”好氛围。
  2023年,桥上镇下好了“土地托管”的先手棋。托管的40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玉米,仅此一项收入就有500万元。

耕种防收达到了机械化

  “村里大多是梯田,以前分散到各家各户小面积种植时,无法使用机械,有的甚至宽度没有两米,成本高、效率低,村民收入微薄,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土地撂荒现象常有出现,现在看到的麦田通过土地整理大部分在三亩以上,有的也有十几亩,哪块地都能进去农机了。”说起集中经营土地,该镇刘王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刘建龙深有感触。
  在托管过程中,桥上镇将原先分散的地块整合为田成块、地成形的标准化农田,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得到了成比例增加,土地托管后,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管理和收获,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这片土地非常贫瘠,必须先种一年小麦,才能种玉米,这块土地养过来了,明年开春种玉米。”指着不远处几台机械正在整理的土地,刘建龙边走边告诉我们,“‘土地托管’模式,打破了小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了土地、物资等各项资源,凝聚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力量,推动了桥上镇农业综合效益的整体提升。通过小田变大田,解开小田‘枷锁’,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农村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实现农业生产技术集约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专业化。”
  刘王沟村自去年冬季开始整理土地,共投入500多万元,如今已经整理出了520亩,耕种防收全部达到了机械化。

村干部有了精气神

  “自从土地托管开展以来,我们镇各个村的村干部都有了精气神。”“比八月的太阳更加炽热,一定是大阳院村干部种地的热情。”“以前的村干部就是坐在办公室弄个纸纸片片,写个汇报,弄个数据,现在村干部党员齐上阵,个个都是‘田把式’,支部书记开着拖拉机天天忙活在地里。”……说起土地托管,桥上镇的干部们赞不绝口。
  “村里种植村民全程托管的农田,今年玉米又获得了大丰收,全村756口人,每个村民分红50元。”大阳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牛怀义介绍,“大阳院村已托管土地302亩,集体耕种方式,村集体两委干部和部分股东代表党员参与托管管理。今年,土地托管增加集体纯收入16万元。”
  “今年8月,我们村被镇上评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进集体’。全村共托管土地228亩,主要种植玉米。在第一年尝试、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丰收,玉米产量达到10万公斤,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百姓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美景增添了一抹底色。”该镇桥上村党支部书记周朴真如是说。
  利用托管土地的玉米秸秆,桥上镇唱响了养殖产业的致富曲。“我们利用回收的玉米秸秆喂牛,再用养牛的粪便来做底肥,上到庄稼地里,玉米长势会更好,土壤也不会板结,今年上牛粪的玉米地产量远远高于只用化肥的玉米地。”12月5日,黄家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小华高兴地说种养结合的致富秘诀,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养牛场边,地里回收的玉米秸秆被码放得整整齐齐。
  无独有偶,该镇庄里村金永昌牧业有限公司里,三轮车正在不断地把地里的玉米秸秆运进储藏区,饲料加工车间机声隆隆,黄牛正在牛栏里悠闲地享受着美食。
  如今,桥上镇通过土地托管托起了乡村振兴新希望,蹚出一条党建引领富民新路子。桥上镇党委书记陈海量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将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充分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为桥上镇乡村振兴注入“土”活力,让富民强村梦在“田间地头”实现。

宋榜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