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特别报道

大美鲁沟村 塞上“小江南”

  • 鲁沟村南湖景区。

  • 鲁沟村南湖景区彩虹桥成为“网红桥”。

  •   深秋时节,走进怀仁市海北头乡鲁沟村,平整洁净的道路两旁,绿化树叶子泛着丝丝金黄,黄澄澄的玉米储满门前的粮仓,外墙上温馨的标语似有一种力量,阳光下的村庄显得安静而美好。远处的南湖景区,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湖光潋滟,仍不时有游人漫步。这里靠生态兴村,靠旅游富村,通过近十年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原本的“穷困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大美鲁沟村,塞上‘小江南’”,早已远近闻名。如今,“全国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全国文明村”“山西省3A级旅游示范村”“山西省文明村”等都成了这里的“新名片”。

    新村美景
    打造村民宜居幸福地

      鲁沟村位于海北头乡东北部,距离怀仁市区21公里,距离大同市区22公里,紧靠西黄线和云马线旅游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下米庄水库,灌溉水源充足。2020年鲁沟村在全市撤村并村工作中,整合周边邻村资源,合并了原有的杨岭、大井、古家坡、杜庄4个村。目前,全村共有636户,1342口人。
      这里距大同、怀仁都很近,车程不过半个小时,发展城市近郊游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另外,村子周围有米庄、马港、马庄3个水库环绕,空气湿度大,负氧离子含量丰富。走出去,请进来,经多方考察论证,鲁沟村决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出了植树增绿建设天然氧吧、打造城市“后花园”的目标。从2006年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植树增绿行动在鲁沟村拉开帷幕,村里掏钱购买树苗,群众出工出力植树造林,每年都要组织村民对村里的街巷道路进行绿化,已累计栽种各种景观树3万多株。全村统一规划,拆除危房,新盖高标准砖瓦房,整修残墙断壁,自来水进户,栽植村庄绿化树,高标准完成了村庄“五化”建设。新打16眼机井发展水浇地4500亩,新建了二层村“两委”办公楼、二层楼文化站、三层楼“农家乐”,新建的运动场各类健身器材齐全,新建了寄宿制小学,教学楼、公寓楼、餐厅、远程教育网络室、文体活动器材等设施齐备。修复占地70亩的文化古迹觉海禅寺,新建占地80亩的德孝园,占地30亩的生态园,假山、人工湖、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相辅相成,交相辉映。鲁沟村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都有了极大变化,成为名符其实的美丽宜居新农村。
      红花绿树满园栽,风送花香蝶时来。如果你夏天行走在美丽的鲁沟村,映入眼帘的是绿绿的树、清清的水、红红的花、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个风大石头多的不毛之地,俨然已变成了一个田园风光秀美的塞北“小江南”。
      走进村民曹云的家,窗明几净,水电通畅,这些早已不用说,今年全部改造完成的煤改电取暖空调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村民仅需自付800元就能安装的。曹云高兴地说:“这些年我们村的变化真是大,村容美化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垃圾有人回收。环境美,居住舒适惬意,家里用啥也方便,生活条件比城里人不差。尤其今年能用上空调取暖了,政府还给配备了电热板、保温窗帘、移动电暖器等,冬天家里肯定暖和和的。”

    双轮驱动
    敲开乡村旅游致富门

      确定以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为主攻方向后,近年来鲁沟村倾力打造南湖景区工程,规划总面积6000亩。旅游旺季来到这里,苗寨风情牌楼引人眼球,游客服务中心一应俱全,仿汉白玉栏杆围绕的人工湖上,16艘观光船带着游人徜徉。还建有红色博物馆、“长城人家”农家乐、“德孝苑”乡村民宿、百鸟园生态体验区、赛马场、西游宫、沙滩乐园、情侣小木屋别墅、真人CS、军拓基地等一大批休闲文化娱乐设施,湖边还有500亩林下特种养殖区、150座大棚供游客休闲采摘娱乐。路面硬化、停车方便、绿树成荫,南湖景区已成为集休闲、旅游、采摘、健身于一体的高标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节假日高峰,游客最高达到3万多人次,日均游客5000人以上。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营收500余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1.2万元。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鲁沟人流量越来越大,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在南湖景区的旁边,村集体流转村民耕地200亩,建设塑料冷棚55个、温室暖棚10个,然后将冷暖棚全部租赁给村民使用,主要种植芝麻蜜香瓜、水果番茄、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吸引城镇居民观光采摘、休闲娱乐。2022年依托采摘共计收入450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1.5万元。
      怀仁县乾丰农牧专业合作社管理鲁沟村55个大棚。深秋时节,还有村民在棚内挖埋葡萄苗,“最早发展这个大棚时,景区还没有完全建好,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到香瓜、圣女果、葡萄采摘季节,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我们合作社有十几户村民,今年种的芝麻蜜一斤卖到30多块,一个棚收入3万元没问题。”合作社负责人廉玉梅介绍。
      鲁沟村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持续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逐步开辟了日渐多元的产业种类。这些新项目不仅为鲁沟村生态旅游景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景观,也推动了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在农旅双轮驱动下,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统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党建引领
    激发集体经济新活力

      鲁沟村坚持把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组织力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抓手,“旅游+产业”双轮驱动,走出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特色化道路。
      党建引领,联村共建,带动了产业发展。2016年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党组织创新,以鲁沟村为中心,联合周边6个村组建了联村党委,组织开展了“一帮三带”“一比三创”“一融三优”党建活动,确保产业发展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同时走出了一条大村联小村,富村带穷村,共同富裕的道路。进一步明确“主打乡村特色旅游,实施农旅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后,村里又跟进建设了一大批集群性、可玩性强的休闲文化娱乐设施,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游人观光采摘、休闲娱乐,此项又为村集体年增收10余万元。村民看到了发展旅游产业带来的利益,更加铆足了干劲儿,村里其他各项产业也蓬勃发展,村民富了,集体经济也越来越有活力。
      认真推行“一事一议”工作法,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凡村中重大决策都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群众不愿意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村民盼望解决的事情努力去做。“一事一议”顺应了民心,有效地解决了公益事业钱难酬、劳难出、事难办的问题。村民生活好了,心情舒畅,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生活富裕、产业振兴,还有诗画江南的乡村美景,大美鲁沟村正向“全国最美旅游乡村”阔步迈进。

    本报记者杨晓青 见习记者雷艺彤

    专家点评

      乡村休闲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鲁沟村紧邻大同、怀仁,紧靠西黄线和云马线旅游公路,紧邻下米庄水库,具有独特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鲁沟村“两委”充分利用发展城市近郊游的独特区位优势,以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为基础,依托南湖自然资源打造南湖景区工程,以休闲文化娱乐、林下特种养殖、观光休闲采摘等项目为抓手,将南湖景区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采摘、健身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满足了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鲁沟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借力乡村休闲旅游,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统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为我省与鲁沟村相似的其他乡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杨春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