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科技专题

降雪低温携手来 科学应对看这里(上)

  •   编者按 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9日至15日,我省出现两次强降雪降温天气。之后,多地出现连续低温和短时7-8级西北风,个别地方温度降到-30℃以下。此次降雪、低温过程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到设施蔬菜、食用菌生产,同时对小麦、畜牧业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减少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省各涉农部门和技术体系专家积极行动起来,为广大种植户和养殖户做好应对“支招”。今日本报6-7版将这些策略集中起来刊发,敬请关注。

    麦田:趁雪融化追肥 重点关照弱苗

      一、对整地质量差,土壤悬松麦田,可趁晴天中午浇水,沉实土壤弥合地缝,增加土壤湿度,调节地温,提高小麦抗冻性。
      浇水推荐采用滴灌、喷灌等少量浇水,若采用漫灌应小水慢灌,且水到地头立即停水,切忌田面积水,导致结冰冻害。同时,注意未出土、“土里捂”和苗龄不足三叶期的麦田不能浇水。
      二、弱苗田可采取叶面喷施抗冻剂或叶面肥,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强小麦抗冻性。
      三、趁雪融化追肥。弱苗田、缺肥麦田和底肥施用不足麦田,可趁这次降雪和雪融化过程,采用人工或无人机撒施尿素10公斤和磷酸二铵5公斤,补充养分,防冻促长。
      四、禁止啃青。今年苗情略偏弱,要坚决禁止啃青,以免造成茎叶损伤和分蘖节外露,加重冻害死蘖发生。
      五、近期不建议镇压,尤其是弱苗田,这次降温使表层土壤已上冻,镇压不仅起不到塌实土壤效果,而且会造成伤苗,加重冻害发生。
      俗话说“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小麦是越冬作物,12月中旬的两次降雪降温,正常生长的壮苗不会受到冻害影响。一般发生冬季冻害的情况主要与品种特性、播期偏早或偏晚、播量大、生长过旺,土壤墒情差、整地质量差,短期内降温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极端温度低等有关。
      因此,近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苗情墒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明年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苗情基础。

      山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姬虎太 孙敏 党建友 王敏

    鸡场:及时防寒保温 强化管理防病
    一、开展蛋鸡棚舍巡查检修。

      要对蛋鸡棚舍、水电等设施设备进行巡查检修,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存在坍塌隐患的鸡舍(尤其是大棚式鸡舍),应用绳索和支架加固棚舍顶面,及时清扫顶面积雪,防止发生坍塌事故;供水管道用保温材料包扎好,防止水管结冰堵塞或破裂,影响蛋鸡正常饮水;同时,应注意用电安全,防止暴雪压断电线导致家禽及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二、做好蛋鸡防寒保温工作。

      应关闭蛋鸡棚舍门窗,加挂厚门帘,用塑料薄膜等遮挡物密封湿帘,确保鸡舍保温效果;封堵蛋鸡棚舍漏风缝隙与洞口,严防“贼风”进入;做好育雏育成舍供暖工作,即时开启电加热、生物质锅炉等供暖设备,保持育雏育成舍内温度适宜。同时,做好蛋库保温和蛋品防冻工作,禽蛋产品应覆盖毛毯或棉被等保暖物品,防止蛋壳冻裂造成损失。

    三、强化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日粮中要适当增加玉米、油脂等能量饲料,以提高蛋鸡机体自身御寒能力;及时补充复合维生素,鱼肝油等添加剂,减少蛋鸡应激反应;注意舍内空气环境卫生,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待白天外界气温回升后及时通风换气,防止氨气中毒和呼吸道疾病发生;备足养殖场饲料和燃料,确保雨雪极端天气应急供应。

    四、加强蛋鸡疫病防控。

      在低温寒冷条件下,蛋鸡免疫能力下降,要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做好棚舍周围消毒卫生,增加消毒频次,防止细菌、病毒等侵入;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做好鸡群保健,做好蛋鸡免疫和补免工作,密切关注疫病疫情动态,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冬季易发疫病的发生;对因灾死亡的蛋鸡应尽快做好无害化处理,严防蛋鸡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五、及时掌握天气预警信息。

      及时补充饲料原料和燃料,做好禽蛋产品上市销售对接与计划,科学安排蛋鸡生产与禽蛋销售!

      山西省现代农业鸡产业技术体系

    设施蔬菜:科学通风防晒 加强肥水管理
    1.科学通风、遮阴防晒。

      天气开始转暖后,不能直接让强光照射生长弱势的蔬菜,不可升温过快,若升温过快,极易造成“闪苗”,使植株快速失水,叶片凋萎、落花、落果或整株枯死。当中午阳光强烈时,要注意用草苫遮阴(草苫隔一个揭开一个),也可在棚内搭设遮阴物,以减弱阳光照射强度。傍晚时分,把棚室覆盖严实,防止冻害再次发生。
      此外,连续雨雪天气会导致棚内湿度过大,如果通风较急或风口开得过大,极易造成植株叶片损伤,使植株受害更加严重。应该在太阳出来后,逐渐开放通风口,让棚室慢慢升温,使受冻蔬菜有一个适应过程,促进植株缓慢恢复。根系吸收能力弱,可叶面喷施温水以确保受冻组织充分吸收水分,恢复生长。

    2.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恢复。

      对受冻植株合理追施速效肥,增强植株耐寒抗冻能力,促进恢复生长。叶面喷施比土壤追施省肥且肥效快,受冻植株叶面补水时添加含有芸苔素、甲壳素、磷酸二氢钾等中微量元素叶面肥,能够促进茎叶恢复和根系的生长发育。

    3.剪除受冻组织、防止次生病害发生。

      植株受冻后,如果受冻不严重,根系没有损伤,可以剪除受冻组织,喷施保护性的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从受冻组织侵染植株,同时注意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山西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食用菌:做好冻害预防 管理措施跟上
    一、做好冻害预防。

      1、及时加固菇棚(房),做好食用菌发菌棚、出菇棚等菇棚(房)检查工作,抗雪压能力差的大棚及时增加立柱,防止大雪压塌菇棚(房)。
      2、强化菇棚保温工作,及时修补棚膜漏洞,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做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如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菇类,或采用保温被覆盖发菌的大棚,要将外层塑料膜或保温被压紧压实,防止漏风,同时准备好加热风机、电暖风、加热炉等辅助加温设施。
      3、棚内气温低于5℃时,停止向料面或菌棒喷水、注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降低菌包料床含水量和空间湿度,抢收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

    二、管理技术措施。

      1、排除积雪,清沟排水,避免雨水、雪水导致涝害。
      2、做好发菌场所、栽培场所通风工作。温度较低时采用中午通风的方式,保持菇棚(房)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
      3、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可在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保温除湿,菇棚(房)内可在地面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4、气温稳定回升前,及时整理菇床,清除表面的死菇。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山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