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特别报道

解好“千万工程”的阳城“方程式”

  • 俯瞰皇城村。

  •   11月27日,省委书记唐登杰在晋城市召开的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要求,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深刻领会‘千万工程’经验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深刻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对于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山西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切实增强学习践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作为我省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的先行者,近年来,阳城县不断增强学习践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到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再到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打造现代化农村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深入践行“千万工程”让阳城的每一个村庄正在实现美丽“蝶变”,呈现出万千气象。

    重塑生态 让美丽乡村再升级

      虽然立冬已过,但依托沁河古河道而建的润湖公园仍然人气很旺,玻璃观景平台上拍照留念的中年夫妇,小广场上边跳舞边拍抖音的广场舞大妈群体,塑胶步道上踏滑板车穿梭而过的儿童和绿树青山、碧水长天构成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
      阳城县是我省最早推行“全域旅游”理念的县域之一。早在2016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就进入全面建设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学习践行“千万工程”工作的深入推进,“让美丽乡村再升级”成为阳城县的工作重点。润湖公园就是该县以“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牵引、打造的升级版美丽乡村的一部分。
      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是晋城市今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泓清水入黄河的要求所确定的四大牵引性工程之一。按照“一脉五核”总体布局,阳城县境内共布局润城、上下伏、望川3个节点,其中润城节点主要是要抓好屯城大桥、王村大桥和刘善大桥等工程建设,通过对润湖公园、古渡文化公园、洎水湾湿地公园等公园的整体改造,全面提升沁河生态环境整体态势。
      “我们打造水清岸绿、人水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景观,修复了生态自然环境,发挥了公园的功能,让农村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有了就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共享发展成果。”润城镇文化站站长李妮对记者说。
      建设生态经济带先行区远不止于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润城镇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明清古堡古村落为核心,积极申报打造国家级原生态古堡主题公园,让天官王府、布政李府、砥洎城等景点成为公园内景点;整合现有道路、百村百院连接线、旅游公路等,打造国内首条古堡马拉松体育赛道;以古堡古村为单位,连片开发古堡民宿、古堡茶吧、古堡旅行社等业态,完善具有古堡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现代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沁河打造“千亩荷塘十里画廊”景观,带动周边民俗、餐饮、休闲和采摘园等产业发展。
      不仅仅在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北留镇以“五化共建”为抓手,大胆先行先试实现人居环境品质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精致小镇;蟒河镇通过美化、绿化、亮化等手段,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星级村达标晋升行动;横河镇以动感骑栖小镇和太行一号沿线“骑士牧歌·动感横河”精品片区为重点,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阳城县19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个村庄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践行“千万工程”的步伐,打造升级版的美丽乡村。

    深挖资源 以美丽经济促发展

      时近中午,郭峪村的桂香快捷酒店迎来几拨前来就餐的客人。酒店女主人石桂香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一边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歉意。
      “一开始我们只是为前来皇城相府和郭峪古堡游览的客人简单做一些饭菜。自从镇里建设‘五村联建’皇城相府大景区产业联盟以来,我们加入到郭峪成立的农民合作社,借助皇城相府大景区这个平台,开了这个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快捷酒店,经营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年收入约30多万元。”精干利落的石桂香安排好客人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记者介绍她的酒店经营情况,口齿伶俐,思路清晰。
      石桂香是北留镇建设五村一体“千万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作为坐拥长期高居全国5A景区百强榜前列的皇城相府的皇城村,其依托景区建设发展美丽乡村的典型做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随着皇城村发展不断壮大,空间不足问题日渐突出,而与之相邻的郭峪、大桥、史山、沟底四村虽然不同程度融入皇城产业体系,但土地和旅游资源未能得到高效集约利用,发展动力不足。为促进区域发展,北留镇党委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联盟、抱团发展,探索资源集约、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五村一体“千万工程”建设。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实现建设‘三个联盟’,即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和文化联盟。”皇城村党委书记陈晓拴对记者说,按照“三联盟两加强一达到”的总体思路,在北留镇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联合党委,以皇城相府集团为龙头,着力打造‘五村五康一心六养’国际特色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将陈氏家风家训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和学校基础教育中,以优质教育助推文化建设,以优秀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两加强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陈晓拴补充说,一村富了不算富,带动周边村庄走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指日可待。
      资料显示,五村横向联合、纵向融合,去年共实现旅游收入1亿多元,吸纳本地村民就业2000多人,皇城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其余4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
      北留镇五村一体“千万工程”建设是阳城县着力发展美丽经济大格局的冰山一角。将沁河芦苇河—明清古堡区建设成为以连片古村落为文化特色的“中国重要的北方古村落朝圣地”和“山西省农业转型示范区”,将横河析城山山地景观区建设成为以山地生态环境为特色“中国北方‘慢生活’优质体验区”……近年来,该县包括北留镇在内的1街道10镇7乡结合本地特点,在精心营造风景美、环境美的同时,盘活乡村资源,引进新业态,重塑乡村空间、乡村功能,串联起了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美丽乡村示范带。

    以人为本 绘和美乡村新愿景

      “这里地处太行山深处,是华北蚕商之乡,所产的正宗霜桑叶茶富含多种氨基酸生物碱和粗蛋白……”直播镜头前,董鲜花正在老练地向顾客介绍当地的土特产品,俨然是一个网红直播带货人。
      今年54岁的董鲜花是阳城县寺头乡寺头村村民。几个月前,她还是在家里带带孩子、做做家务的普通家庭妇女。寺头乡马寨村蚕桑乡村e镇建设以来,由山西风投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运营的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面向当地农村免费培训农民做电商直播,以前当过乡村教师的董鲜花率先报了名,经过专业培训,于今年7月份开始正式做电商直播。
      “服务中心免费为我们提供一切设备,自己什么都不用准备。直播全天中心会给个人70元的补助。另外根据带货的多少还给佣金,每月佣金平均约四五百元。”董鲜花说,在这里工作感觉挺好的,没有下地干活的辛苦,时间上也比较自由,还可以随时了解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感觉很有成就感。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韩苗苗告诉记者,每天来这里直播的村民大约有十余人,他们大都是周边村的村民,像董鲜花这样年龄比较大的村民只是少数,更多的农民主播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寺头乡是著名的养蚕之乡,素有“华北蚕桑第一乡”之称。近年来,寺头乡积极贯彻落实“数商兴农”政策,积极打造蚕桑乡村e镇,推动了产业、主体、电商、金融、人才、技术、文旅、物流、创新等要素的科学聚集发展,形成了“产业+电商+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电商生态体系。据了解,该乡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20多个,全乡蚕桑产业综合产值约1.2亿元,仅乡村e镇每年产值达6500余万元。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让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还彻底改变了农民的就业方式,以董鲜花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民主播就是乡村新业态下走出来的新型农民群体。
      “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落脚点。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阳城县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从人的需求和发展出发,不断迭代升级,致力于打造人民向往的生活。
      芹池镇原庄村76岁的刘黑女对此深有体会,“我现在和老伴住在村里的敬老院,每人每月只交100元,管吃管住,还能和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聊聊天,打打牌,过得别提多开心。”
      让年轻人在农村施展才华、大有作为,让老年人在村里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让每一个农村的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美……阳城县“千万工程”的实施,努力让村民的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无限活力!
      晋城市委常委、阳城县委书记高喜全表示,阳城县将以省委书记唐登杰在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要求为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地理区位条件和乡村发展实际,锚定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培育引进更多新项目、新业态,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绘就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图景!

    本报记者柴俊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