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校地共建院村对接的“横山实践”

  横山村是定襄县最大的村庄,这里地平水浅、土地肥沃,传统农业基础条件好,有西瓜种植基地、蔬菜大棚等,有种植合作社13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素有“摔跤之乡”美称。
  “从2019年开始,山西农业大学与定襄县政府签约在横山村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农学院牵头深入推进‘校地共建、院村对接’,制订了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多个课题组重点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种植养殖产业科技规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乡土文化挖掘塑造等方面发力,全方位实施引领和塑造,助力横山村发展成为一个集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景观休闲农业、民俗文化等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美丽乡村。”项目首席专家、农学院党委书记荆立群介绍说。
  2023年,横山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万元。

组织振兴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农学院党委和横山村党支部携手共建,从党员队伍建设、组织生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支部作用发挥等多方面制定具体标准;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土地托管服务”模式,使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大幅提升;同时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娱乐、爱心助教、困难帮扶、科学普及、组织提升及产业指导等活动,实现党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夯实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专家为横山村编制出《党支部建设方案》《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生产标准规程》《人居环境治理方案》《乡风文明建设方案》《乡村治理方案》等,并协助实施建设横山村特色农业科技示范村。
  项目组积极协助村“两委”提出“乡风文明与乡土文化挖掘”的总体思路,推进村容村貌的净化、亮化、美化总体思路方案;调研挖掘乡土产业文化、宗祠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等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协助提升旅游价值;提出校(院)村文化对接、互动,共同推动每年一次文艺下乡,提升村民的开放意识;建设文化墙,提升村民的文化品位;重点修缮了李氏宗祠文物古迹等。
  引入忻州市“道德模范”“忻州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和善行义举榜建设活动,评选出身边好人和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
  组织建设和文化赋能,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划筑牢美丽乡村发展基础

  针对横山村种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项目组制定了分年度实施的发展目标。农学院牵头的乡村振兴项目多个课题组以德育丰568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亩节本增收200元以上,全村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选择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张杂10号,共开展了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5000余亩,亩节本增收200元以上;选择矮秆酿造用高粱晋杂34号,采用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示范1000余亩,亩增产增收400元以上,辐射推广5000亩以上;完成500亩康养五色豆高效生产示范,辐射推广2000亩;实施3000余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特色产业引进早中熟西瓜品种5-7个,甜瓜品种3个,核桃新品种7个;开展新型智能装备建设,改善设施栽培环境。
  通过5年项目实施,横山村形成了以玉米、谷子、高粱产业为主导,西甜瓜、辣椒等经济作物竞相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打造出“横山金米”“横山甜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网络,构建起“生产+加工+科技+流通”的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乡土专家培训引领产业提质增效

  项目组调查发现,横山村种植业病虫害发生严重,且村民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种类,对病虫害没有应对手段。
  项目组发挥技术优势,将有成效的关键的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友好型化学防治技术集成配套,装订成册,广泛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提高乡土专家的认知和技术。同时通过推广性诱、灯诱、色诱、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为横山村6种主要特色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开展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施用量30%以上;结合山西农业大学病理病害组相关研究成果,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农药农残监管。
  项目组通过灵活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邀请学校多位专家前来“传经送宝”,以植保技术为切入点,创新培养模式,扶持培养了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医生等乡村振兴骨干人才。
  项目实施期间,各课题累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发放培训活页1万份,技术手册5000册,提高了横山村农民的综合素质;重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培育种植能手、养殖能人、文化能人、乡村工匠等30余人,他们不仅自己走上致富道路,也为横山村乡村振兴提供源源动力;5年间参与横山村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硕士生100余人、本科生500余人。
  “下一个5年目标,我们农学院牵头的项目实施将打造集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景观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独特农产品品牌;在实施智能化管理的同时,通过有机农业技术、农作物多样化、养殖业生态化等方式,提高品质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开辟农家乐、农事活动、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生活,向游客提供横山黑毛猪以及黄牛等优质产品。”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原向阳说。

本报记者张美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