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绿野漫笔

森林康养: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幸福感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山西是享誉海内外的康养圣地。近年来,我省把文旅康养融合作为推动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抓手,全力推进全省文旅康养产业全省域、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持续打响“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康养产业涵盖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旅游等诸多领域,蕴含着拉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如何才能让“康养产业”这个“新词”快速为社会所熟悉,本报特开设专栏,邀请多位相关领域专家畅所欲言,增强群众对康养产业的认知及认可,营造生态康养理念深入人心的氛围,提升我省康养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出,“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那么,如何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让大家能够心情愉快,就成为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工作生活压力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很大危害,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这些压力,会造成人体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也曾说:“百病生于气也”。现代医学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而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人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曾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全新健康理念,正逐渐成为解决压力问题的重要途径。森林康养,是指在森林环境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森林漫步、瑜伽、冥想等,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平衡内心的效果,从而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森林中的负氧离子、植物精气等成分,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在森林中活动,可以有效地舒缓压力,提振心情,使人们更加愉快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森林康养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中国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更是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森林康养,我们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印度甘地说过:“森林是人类的庇护所,它给予我们生命,也教会我们如何生活。”
  森林康养可以提供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方式,使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森林为复愈性环境,如果我们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就能够从自然中获得力量,经营健康人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与自然接触的紧密程度几乎会是在细胞层面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程度。在舒适的森林环境中,人们可以放松身心,恢复精神活力,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感和满足感。
  为了更好地推广森林康养的理念和实践,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加大对森林康养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森林康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教育部门可以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向公众普及森林康养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去大自然的环境中研学旅行。医疗机构则可以将森林康养纳入医疗服务体系中,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国内已有江西、贵州等省份将森林康养纳入医保范围,其他省份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可以积极参与森林康养事业的发展。企业可以投资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森林康养项目;社会组织则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推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森林康养中来。
  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并让大家心情愉快地工作和生活,真正实现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目标,而森林康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国家林草局、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民政部曾于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森林康养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恩赐,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幸福感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李吉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9期

  • 第2023-12-26期

  • 第2023-12-22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