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聚焦农广校

争当乡土专家 唱响振兴旋律

——全省农广校优秀学员风采展示

  •   

    黎城县黎城贵中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贵中
    农广校走出来的领头雁

      张贵中,长治市黎城县黎城贵中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为了更好更快地带领村民致富,他积极报名参加农广校中专班学习。
      张贵中1991年退役回家后主动请缨担任了岩井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带领大家苦干实干,起早贪黑地干,打井、铺路、种树……基本生活有保障了,但是老百姓依旧没钱看病、办事儿,于是他狠心在2002年春辞职,辗转于省内外打工学习,开眼界找项目。一路走来他没有一刻忘记岩井村的百姓,2014年,毅然放弃大城市返回家乡。回家后,张贵中栽种了3000多棵核桃树,成立了黎城贵中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社员,承包了当地林业局修剪嫁接核桃树工程,绿化荒山荒坡工程,再次担任了村支书,带动村民,依靠农业林业发家致富。
      通过市场调查,张贵中与湖北谦益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有机旱作耕作措施,成功将当地传统谷子“压塌楼”推向全国,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黎城的传统谷子“压塌楼”也成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因成绩突出,张贵中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长治市劳动模范、“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称号。
      张贵中用实践证明,在岩井村发展小米种植极具前景。2022年,岩井片区的小米在网上销售价格达8元一斤,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张贵中计划引进小米延伸产品生产线,建设食品加工车间,引进小米粥预制产品、小米锅巴、米粉等深加工设备,逐步打造本地品牌,提高产品收益!

    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开白村农民王丽萍
    西红柿做出大文章

      王丽萍,现年55岁,是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开白村农民,山西省农广校2021级农村信息技术与应用专业学员。王丽萍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本土特产西红柿的优势,自主研发西红柿酱、西红柿饮品、辣椒酱、山楂酱,办厂经营向市场推广,受到大众好评。她利用自身影响力将本地西红柿推向市场,带动辐射周边村民800余人,安置20余人就业。她秉承科技引领、绿色种植、规模增效的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政府和周边群众的认可。2022年,王丽萍当选为晋中市人大代表。2014年任晋中市农艺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她努力提升技能,不断自我突破,牢牢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2023年7月在浙江省荣获2023年头雁项目加工培训优秀奖。
      近年来,王丽萍聚焦“普罗旺斯西红柿”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生态园区地域资源和大棚温室种植优势,打造设施农业发展新模式,将原生态、零污染、最原味的“土产品”发挥到极致。她生产出的“珍味氏”品牌西红柿酱、西红柿汁、山楂汁等特色产品,特别研制蒜蓉西红柿酱、西红柿鸡蛋卤、香辣味西红柿酱,广受消费者好评,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曾荣耀登录CCTV-7。
      产业是乡村振兴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王丽萍始终把扶持重点地方产业作为助农之本,坚持以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乡村振兴特色的新路子。

    大同市云冈区青青农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庞明星
    让更多人一起过上美好生活

      庞明星,现任大同市云冈区青青农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同市云冈区浩宇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
      庞明星从小亲身感受了父辈在农村生产生活的艰辛与不易。2008年8月,他去外地创业,主要从事特色水果草莓种植等,通过努力成为一家农业园区的负责人。然而,见过大城市的繁华后,他选择了回乡创业,因为他明白自己热爱故土,他坚信返乡创业扎根农村也能干出一片新天地。2015年,他带领4户农民成立大同市云冈区青青农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0万元。合作社成为一家集种植特色水果、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新品种示范推广、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场。他始终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他跑遍了北京、上海、深圳、山东等地,去向同行取经。他认真钻研草莓、葡萄、吊瓜等种植技术,自主研究出多项适合当地的草莓生产技术,致力于打造大同市草莓第一品牌。
      2020年,庞明星又在西韩岭乡北村流转土地115亩,投资900多万元,建设浩宇休闲农业园区,现已成为大同市云冈区最大的草莓采摘园区,带动了一大批农民争相效仿,园区2020年草莓亩产实现了2150公斤高产,销售额达400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云冈区涌现出一批青年草莓种植从业者,带动了云冈区草莓的规模化种植。2023年,浩宇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60亩建设二期特色水果产业园,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新园区计划采用“政府搭台、金融注血、能人带头、农民参与、一村一品、集团抢占”的新模式带动当地草莓产业。

    忻州市忻府区丰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保生
    领办合作社蹚出富民路

      马保生,现年54岁,是忻州市忻府区九原街道办事处流江村农民。2009年,他当选为流江村村委会主任,历任2届6年。在任村委会主任期间,他带领村民积极发展各项产业,增加经济收入。2014年,马保生牵头成立了忻州市忻府区丰产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共同致富路。
      马保生非常重视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更新,先后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成人中职教育、农业经理人等培训,获得“干事创业”优秀学员、新型职业农民高级农艺师称号。
      忻府区丰产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30余人,农忙时安排就业人员1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先后购置深耕旋耕、施肥播种、植保、收割等农业机械设备59台,流转土地共7039亩,对流转土地进行平田整地、打井配电、兴修水利、铺设节水管道,修建田间道路,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提升了耕地生产能力,起到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乡村两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2022年,合作社承担了省级玉米大豆复合种植3200亩,2023年承担了2650亩,通过采取选用优种、科学施肥、膜侧播种、起垄种植、绿色防控等措施,使旱地玉米大豆复合亩产达到500公斤。2022年,合作社种植大户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荣获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神农科技杯”大豆高产竞赛“晋豆王”二等奖称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23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2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6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19期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2期

    • 第2024-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