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柴俊杰)记者从3月4日召开的省林草局省直林局专题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省人工造林面积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以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框架构筑的绿色屏障,已成为阻挡风沙南侵的“生物墙”,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坝”,保障水源供应的“大水库”。
据介绍,省直林局作为全省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先锋队,是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基础和骨干力量。省直林局经营总面积达2271万亩,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其中森林面积1558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5543万亩的28%;森林蓄积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85万立方米增长到现在的7328万立方米,涨幅达7.4倍,森林蓄积占到了全省的46%,是全省名副其实的碳汇基地。
近年来,省直林局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眼“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精准扩林、重点补林、依法护林,探索形成局地合作造林新机制,带动地方林业生态建设提档升级,累计与76个县市区开展合作,完成造林490余万亩,有力支撑了全省森林面积的提高;围绕不断提高森林质量、有效提升森林“四库”功能的目标,省直林局充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在持续抓好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中央和省级森林抚育项目的同时,深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形成了38种可推广、可复制的森林经营模式,引领全省森林经营工作科学高效推进,极大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依托全省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最优美的森林景观、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省直林局大力扶持林地生态养殖、林下药材种植,深入推进林产品采集加工,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康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生态福祉,畅通了绿富同兴渠道,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