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勤春来早,兴水正当时。眼下,全省水利系统迅速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各市结合实际、统筹谋划,鼓足干劲、勇于担当,正奋力开创治水兴水新局面。省水利厅适时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一把手谈落实”专栏,各市水利(务)局长依次出场畅谈地方治水兴水新打算。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依次推出部分水利(务)局长的“原声”,敬请关注。
2024年,太原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市委“用水、兴水、防洪、复流”八字要求,突出五大任务,抓重点、破难点,为全省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贡献太原力量。
突出一个“严”字
坚决扛起省会城市“节水优先”旗帜
守牢政策底线,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紧紧牵住节约用水这个“牛鼻子”,持续推进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施全方位节水行动,开展节水创建活动,规范取用水行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94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8.6%和10.5%。强力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和重点泉域保护,严格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和《太原市地下水超载治理方案》,持续巩固拓展晋祠泉出流现有成果,继续实施水源置换和关井压采工程,实施太原市晋祠泉域数字孪生建设项目,强化科技赋能,加大汾河二库高水位生态补水,严格保护区取用水监管,力争实现晋祠泉稳定复流,兰村泉止降回升。
聚焦一个“绿”字
全力推动幸福河湖建设
贯彻“两山”理念,坚持人水和谐,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幸福河湖创建为龙头,加快打造精品样板工程。2024年力争建设娄烦涧河、晋源风峪河、古交汾河段、清徐白石河和万柏林玉门河5条幸福河流,到2025年全市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条幸福河流,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实现。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动态调整,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河湖遥感图斑核查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深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把握一个“好”字
强化重点工程项目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抢抓政策机遇,提早项目储备,提高新建项目开工率,提速续建项目进度,倒排建设工期,加大督查力度,提升工程质量。加快推进东西山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早日开工。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汾河古交、娄烦段生态治理工程,把每个水利工程都建成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紧盯一个“民”字
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持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稳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完善以村级智能水表安装和数据联网对接为主的农村供水保障“互联网+监管”。2024年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23处,受益9.56万人。深入推进灌区建设,把灌区作为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建设的主战场,实施农村维修养护工程50处,实施农业水价改革2.387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使水利惠及民生。同时,强化非汛期农灌退水管理,确保农灌退水不入河。
坚持一个“预”字
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强化汛期准备,统筹防洪、排涝、抗旱,着力防范和化解水安全风险。持续推进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防汛责任体系,做好水库、淤地坝等防汛重点部位责任人动态调整。紧盯重点环节和短板,开展防汛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做到问题动态清零。落实好“四预”措施,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补充、更新防汛物资,做好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维护和设备更新。严格落实《太原市防汛会商制度》,加强与气象等部门沟通对接,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进一步提升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太原市水务局局长 赵生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