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正值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忻州市忻府区庄磨镇庄磨村,迎来了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的一支农技服务小分队,他们为全体村民带来了“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新技术,这项新技术将配合已在该村推广的“中地88坡地高产玉米”新品种,形成新技术、新品种集成增效推广案例。村民高兴地说:“研究所的老师们为我们上门送服务,真好比一场及时雨”。
据了解,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高积温区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玉米膜侧播种综合栽培技术,并研发了国内首台玉米膜侧播种机。该技术将农机农艺有机结合,采用地膜不开沟微拱形铺设、膜侧精量播种的方式,一次性完成土壤整形、施肥、地膜铺设、播种、镇压等工序,有效规避了传统覆膜种植方式造成的出苗不全不齐、扣苗放苗、作业速率慢、地膜回收难等问题,而且膜侧种植技术把玉米籽粒种在地膜的两侧,一旦遇到降水就可以将水分引到玉米的根部,将无效降水变成有效降水。这样一来,为山区旱地玉米稳产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田间地头,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技术人员进一步就“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新技术从播前准备、铺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地膜回收以及注意事项各个环节进行了现场示范讲解。村党支部书记宁波表示:“有了这项新技术做保障,我们村今年玉米增产不愁啦。”(韩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