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美丽)“自2022年以来,我们省牧草体系科研团队在大同市黄花产业主产区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黄花菜茎叶作为黄花收获后剩余的茎秆部分,茎叶生物产量较高,具备饲草化利用的特点,而省内乃至国内有关黄花饲草化利用的研究尚属空白。遵循饲草生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的‘三不争’原则,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延长产业链条,充分开发黄花菜的经济效益,体系科研团队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将黄花副产品(茎叶)进行饲草化利用的概念,并研发出相关的应用技术,以期拓展本区域可利用的饲草资源种类和来源,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效果。”近日,山西现代农业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侯向阳对记者说。
大同市云州区黄花菜产业规模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黄花菜产业成为云州区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黄花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其产量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但大面积的黄花菜种植产生的大量茎叶,未能被高效合理利用,若将这类资源通过科技创新进行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拓宽饲料来源,提高饲料的多样性和营养价值,还有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将黄花茎叶作为一种饲草资源利用对我省畜牧业提档升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花茎叶富含营养成分,如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畜禽的优良饲料来源。通过合理利用黄花茎叶,可以有效缓解畜牧业饲料短缺的问题,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次,黄花茎叶的利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往往过于依赖单一作物,而黄花的种植不仅可以丰富农业种植结构,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且不存在与粮争地、争水的矛盾。同时,黄花茎叶的利用也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省牧草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郑敏娜说。
4月18日至19日,山西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郑敏娜、李春艳、尹燕亭,与山西农业大学侯向娟、张知、董海宾等科研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大同市云州区,对聚乐乡、许堡乡、西坪镇、吉家庄乡、党留庄乡的15个黄花合作社、225户种植户、3家养殖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针对黄花菜生产现状、采摘时间、茎叶刈割时间、收割方式和机械、饲草化利用加工方式等进行全面走访调研,实地了解当地黄花及其茎叶副产品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帮助当地企业和合作社延长产业链,充分开发黄花菜的经济效益,开拓新型饲草资源种类。
科研团队通过与多位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户、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了黄花主产区黄花茎叶饲草化利用的发展现状和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同市云州区昊东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黄花320亩,体系通过与合作社负责人刘卫东深入交流,刘卫东表示愿意尝试黄花茎叶青贮技术来增加经济收入,希望技术团队在茎叶刈割时间、茎叶收割方式、收割机械等方面能够提供技术指导;大同市西坪通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合作社养殖奶牛150多头,考虑到目前的市场行情,主要饲喂玉米秸秆、青贮玉米、谷子秸秆、豆粕等饲料。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张德仁深入交流,体系专家建议企业可以尝试将黄花茎叶通过青贮的方式开发利用,黄花茎叶富含营养成分,如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畜禽的优良饲料来源。
据介绍,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今年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研发、市场拓展与合作、技术培训服务等多种手段,推动黄花菜茎叶饲草化利用的健康发展,为畜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