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山西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国家体系——

抢春管 提单产 促丰产

  2023-2024年度我省小麦播种面积821.70万亩,4月中下旬,小麦正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决定小麦穗数、奠定穗粒数基础的关键期。同时,随着小麦群体达到最大、生物量的快速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变差,在气温回升、湿度增大的情况下,各种病虫害开始发生。
  为确保全省小麦单产提升,夺取今年夏粮丰产,4月中下旬,山西省小麦产业体系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高志强教授团队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马小飞副研究员团队联合行动,赴山西省小麦主产区进行生产调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助力小麦春季管理。

技术培训提升春管科技含量

  本次调研和技术培训从北到南,从洪洞县、尧都区到闻喜县、盐湖区、永济市、芮城县等区域;调研类型有黑小麦和普通小麦;针对产地环境可分为水地小麦、旱地小麦和盐碱地小麦;针对灌溉方式可分为滴灌小麦、水肥一体化小麦、喷灌小麦等。参与培训的地方农技人员20余人次,培训农民、种粮大户200余人。
  4月11日-12日,山西省小麦产业体系副首席孙敏教授与山西省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任永康研究员赴晋城市泽州县开展小麦春季管理技术现场培训,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项目合作公司、种植大户等30余人参加培训。
  4月11日,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专家张定一和马小飞应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农技站站长邀请,前往土门镇开展了麦田草害节节麦应急防治技术要点指导;12日,又在洪洞县逍洞村巡回指导小麦生产,针对农户麦田不拔节现象进行现场诊断,对农户进行了麦田除草剂使用时间和剂量以及遭受药害后小麦补救措施等注意事项的讲解。
  4月14日-15日,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张定一、马小飞和团队成员等对尧都区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麦田出现个别麦苗萎蔫、甚至黄叶症状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帮助麦农解燃眉之急。
  4月17日,国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高志强教授赴临汾市翼城县进行冬小麦夏玉米吨半粮技术田间考察与现场培训,翼城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瑞德丰种业公司技术人员、当地技术用户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师生交流了吨半粮技术的优点和使用情况。
  4月19日-20日,山西省小麦产业体系副首席孙敏、党建友与韩柏岳、刘志峰、孙晶、任永康、解文艳、张东旭、林文等岗位专家一同赴晋南麦区开展了小麦生产调研和中后期技术指导工作。调研过程中,通过视频连线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志强教授对当前苗情及管理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针对性防治措施确保稳产增收

  在田间技术指导培训的基础上,专家们还针对性提出多项具体防治措施。
  预防倒春寒。提前关注天气,若有强降温天气来临,可提前浇透水,并追施氮肥10公斤-15公斤,提高地温,同时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并减轻冻害影响;低温冻害过后应立即浇水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小分蘖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弥补主茎损失。
  做好水肥管理。抽穗扬花期是小麦水肥需求的关键期。对于水地小麦,应关注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变化,及时补充灌水并随水因地因苗每亩补充8公斤-10公斤尿素;对于部分养分不足的旱地麦田,可根据天气情况趁雨追肥或施用叶面肥。
  重视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小麦进入中后期,粒重成为高产的主要调控对象;小麦进入灌浆期后,适当地喷施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氨基酸肥料、腐植酸肥料,可起到抗早衰、延长叶片功能和灌浆时间的作用,利于增加每穗结实粒数、提高粒重。
  做好一喷三防,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今年需重点关注“两虫五病”,即麦蜘蛛、蚜虫、赤霉病、茎基腐病、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麦蜘蛛、蚜虫偏重发生;地下害虫中等发生,赤霉病中等流行,抽穗扬花期遇雨有偏重发生的可能;茎基腐病中等发生,在运城、临汾部分湿度大的麦田偏重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白粉病中等发生,在运城、临汾部分旱地麦田及水浇地群体密度大的麦田偏重发生;纹枯病在南部高水肥麦田偏轻至中等发生;条锈病偏轻流行,在运城、临汾部分麦田中等流行的可能;叶锈病偏轻至中等发生。一代黏虫、麦叶蜂、灰飞虱、根腐病等其他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需加力加密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此外,本阶段禁止化学除草,对于播娘蒿等杂草较多的麦田,可进行人工拔除。

  本报记者张美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26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9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3-29期

  • 第2024-03-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