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时光飞逝。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记忆的闸门也随之复苏,那些童年、少年时期的往事,历历在目,涌上心头,浮现眼前。
说起家乡的老油坊,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农村都有自己的老油坊。我村的老油坊,由于历史长、工艺好,榨出的核桃香油品质上乘,口感好,在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
老油坊位于村西头古戏台对面,旁边是旧时的村小学宿舍。老油坊建于何年?据村里老辈人讲,大概有上百年的历史。印象中,老油坊面积不大,约四五十平方米,坐东朝西,木质结构,土坯墙,灰瓦顶。院子中间有一盘大石碾,油坊里有一盘土火台大锅,锅台前面还有一个深约三米的方坑;油坊半空悬有一根大木梁;木梁周围还有数根小木杆,用绳子和大梁相接;大木梁下面好像还有一个放置油饼的圆石槽和盛油的石盆。这些就是我记忆中老油坊的操作设备。
童年上小学,下课时和小伙伴们顺着油香跑去老油坊里看榨油,大人们还给我们吃头槽油的油饼,里边夹着碎碎的核桃仁,脆生生香喷喷,真是一道绝好的美食,至今难以忘怀。大人们忙碌着,我们小孩子看不明白榨油的工艺流程,只觉得好奇好玩,但渐渐长大后,也读懂了其中的奥秘。榨油的方法和流程,有以下几道工序:炒、碾、蒸、榨——将洗净晒干的核桃仁在铁锅里炒熟,然后把炒熟的核桃仁放在石碾上,碾压成碎末;碾压好的核桃仁碎末上锅蒸四五个小时后,再盛入圆形的铁环内压实包严,大约六七个铁环,一层一层摞起来,这样就可以开榨了。榨油一般要由四五个身强体壮的好劳力配合完成,他们一个负责指挥,其余几人脚蹬木梁,手扒木杆,一齐发力,利用杠杆原理,让左边的千斤石吊慢慢悬空而起,吊于半空,像荡秋千似的在空中悬着,然后用木杆稳住石吊。千斤重压之下,黄灿灿清凌凌的核桃油,从铁环四周慢慢流出来,香气袭人,沁人心脾。别看榨油只有四道工序,但这几道工序都非常关键:选料时如有黑色或褐色核桃仁,那榨出来的油颜色就会发黑;如果炒得过轻,榨出的油欠香,炒得过头榨出的油有煳味,必须小火慢炒;蒸馏时必须把锅盖上面和外沿用麻袋捂盖严实,蒸气外泄,会影响油的质量;如果包装松散不严实,榨出的油渣子多。整个榨油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操作,李福昌、闫三虎爷爷、吴宝贵伯伯最有发言权,他们经验多技术好,村里只要榨油就会请他们过去或操作或指导,村里人都很喜欢并敬重他们。
老油坊除了榨核桃油,也加工麻籽油、花椒籽油,这几样都是上等的食用油。一批核桃仁原料,要经过三次反复压榨才取出渣饼,最后的油饼,可用作农田肥料,泡碎软化后,也可用作牲畜饲料,可谓物尽其用。
1976年,我初中毕业回到村里,成为一名农业社社员。春天,队里派我到油坊当记账员。有幸亲身参与、见证和体验了老油坊的工作环境,也得知了老油坊的历史进程和盛衰历程。那些年,土地集体耕种,核桃树每年打灭虫药,管理得好,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果实累累,年年都是好收成。到秋天白露节时,生产队集体采收,队里按人口分给各农户,加工后除卖给供销社,各家各户都略有剩余,再加上孩子们星期天和空闲时间到地里捡拾遗漏下的核桃,剥仁晒干后,就是核桃油的原料。
记忆中,每年中秋节以后,老油坊便进入了繁忙的运作期。油坊除了两个负责人外,队里再派两三个青壮劳力做帮工。作为记账员,我负责登记各家各户送来的核桃仁斤数。核桃仁品质按好仁、黑仁、碎仁、碎末四个等级分类登记,每个等级的出油率不同(好仁出油率每斤约六两五至六两八),再计算出总出油数,过秤后登记造册,最后各家按斤数领取。每到领油的日子,村里的媳妇们拉着孩子,拎着瓷罐子到油坊分核桃香油。小小的油坊院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一片祥和。这样的欢乐场景,每年能有两三次,令人怀念,回味无穷。到腊月时,油坊再把一年结余的油按人口分给各农户,无论多少,就是每个家庭一年的食用油了。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人们省吃俭用,虽然贫穷,却也开心快乐。老油坊从当年的秋天,一直运作到第二年的农历三四月,除了给本村榨油外,还到方圆三四十里外的村子换油,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到了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农村分田到户,老油坊因年久失修,无人问津,停止了它的运作,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旧时的老油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铝合金门窗,崭新的现代砖瓦房,是现在的村委会办公室。如今的机器榨油方式取代了旧时的手工制作技术,其油品、口感,远远比不上传统工艺榨出的油甘香醇厚。
老油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老油坊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反映和记录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诠释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铭刻着一个时代的印记,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往事悠悠,飘然而去,岁月流逝,无法挽留。在我心中,老油坊已成为珍贵的儿时记忆,成为我人生中无法抹去的乡恋乡愁。
张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