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两代护林人40年的坚守

  在大同市云州区驾遇山下,住着这样一对父子——袁登仕与袁平,他们是这片山林的护林人,也是这座青山的逐梦者。他们是哨兵,看护着山水林田湖草沙,预报着地质灾害、沙尘风暴,坚守着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从1983年起至今,父子两代人接续护林已持续40年之久。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造林育林,谱写出一曲锲而不舍、矢志不渝的播绿护绿赞歌。
  第一代护林造林人袁登仕的妻子回忆说:他把所有精力时间都用在护林上。甚至用家里卖粮钱到西羊坊村买上树苗,和儿子袁平一起赶上牲口车拉到山上。山上没水,浇不了树,他就用村里人们掏厕所用的叫“茅葫芦”的铁水罐把水一趟一趟地拉上山。忙不过来时,还叫上乡亲们一块儿上山种树。树种上后要好好养才能活,爷俩就常用牲口车拉水上山浇树。为了把树养活养好,袁登仕和老伴干脆就在山上搭了个窝棚住了下来。山上没水没电,袁平就经常从家里送水、送饭、送点灯用的蜡烛或煤油。直到把一拃长的树苗培育成比人高的树。1989年当时的雁北行署授予袁登仕“先进生产者”称号,1994年和2000年,大同市政府先后授予袁登仕“林业模范”及“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3年,袁登仕在山上护林时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
  退伍归来的儿子袁平继承父亲遗志,成为第二代护林人。他早出晚归在山林中巡查,特别是清明期间,天一亮他就上山值守,及时制止人们在山上的明火烧纸行为,向人们宣传文明祭祀。草长莺飞时,林子里有了野兔等野生动物,他就重点巡查山道及路口,阻止打猎的人们进山打猎。一瓶水、几个馒头和一小包咸菜就是袁平一天的伙食。从40岁一直走到如今的65岁,他毫无怨言。山上的一草一木他无比熟悉,看着树木每天在一点点长大,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天天成长,他的内心总会生出一种成就感。袁平经常说,作为一个受部队教育多年的退伍兵,做好本职工作、护好林是应尽职责。再说,自己也确实热爱这片山林,因为这是家乡的山林,是父亲为之奋斗一生的山林,也是自己的情感寄托。
  仲春的驾遇山,山风呼啸,绿翠满眼,林海翻浪。“驾遇山绿了,驾遇山美了,驾遇山的空气也好了。现在,来驾遇山游玩的城里人和外地人越来越多了,作为一名守林护林人,我为美丽家乡感到自豪。”袁平老人望着驾遇山动情地说。

马静波 蒋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26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9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3-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