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时光印记

放牛娃的红色途程

——记原中共吕梁地委常委、吕梁行署副专员赵芝悦

  书房里,从地板到屋顶,层层叠叠全是书;客厅内,从地板到屋顶,层层叠叠全是书。
  书籍是会发光的,光线照亮秋雨后略显沉郁的三室一厅。一进门就听到屋主人赵春波豁亮而畅快的笑声,看到荡漾在老人脸上活泼舒展的波纹。
  68岁的老先生满脸的朝气让人不由得想起清晨的阳光。我想:看上去举止利落、语调轻松的赵老先生眼里的父亲,应该也是一位处事从容,浑身上下笼罩着青春活力的爽快人吧。
  果不其然,随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述,赵芝悦先生的形象渐趋清晰明朗。

决策:“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我的父亲赵芝悦,1924年出生在昔阳县赵壁乡西平原村一户穷苦农民家庭。扛长工出身的祖父原本以为儿子也会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做个受苦人,于是为父亲起名“忙小”。父亲的童年的确够忙的。祖父虽不识字,但知道文化的重要。正好有几年年景好,没有分家的祖父和叔祖父汗珠摔八瓣,多打了几斗粮,通过自学识字的叔祖父执意送父亲在村小学念了三年书。九岁起,父亲便从放牛开始,在祖父的调教下种地务农。艰辛的少年岁月磨炼了父亲的体魄和意志,浓郁的亲情培植了父亲朴素的民生观念。
  贫寒的出身总是距穷人的组织最近。叔祖父是1938年的老党员,父亲受叔祖父引领,16岁便投身抗日游击战争,19岁回村组建抗日民兵组织,先后任民兵指导员、村长。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苦出身,最忠诚。21岁到27岁,父亲先后在昔阳五区、一区、三区和县政府任助理员、区长、副科长等职,1951年晋中专署组建,父亲调任专署农建科。1953年任榆次县副县长,1955年任寿阳县县长,1963年任襄垣县县长。次年转任县委书记。1968年到1970年,父亲先后在晋东南地区、山西省革委任职。1971年吕梁地区组建,父亲调任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直到1985年离休。从参加革命起,父亲就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职务的升迁,工作的历练,让父亲立场更加坚定,对党更加忠诚。
  1964年9月,父亲转任襄垣县委书记,次年恰逢大旱,县委发动全县担水抗旱。不少人说风凉话:抓住担杖钩,放走漳水流,真叫端着金碗讨饭吃。原来县里1960年在浊漳河西源干流上建成的后湾水库,干渠配套工程一直没有完成,导致8270万立方米库水年年白白流走。农民群众心疼地说:上游淹了几万亩,下游不浇一半亩。
  父亲听在耳,念在心:这既是群众对县里的批评,也是大家渴望修渠的心声。民有所呼,咱有所应,大旱之年县委决策续修干渠,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但动工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此前国家为续建干渠投资307万元,投工94万个,由于依赖思想严重,管理不切实际,五年中断断续续三次开建,却仅完成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再度上马,全县上下疑虑重重阻力不小。父亲为此数日不眠不休,发动县委一班人激烈争论,统一思想。大家首先总结本县抗旱中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兴修水利的经验。夏店公社过去曾花费900担小米上千人一冬一春没有修成的渠道,当年依靠520位民兵大干12天就把15公里长的渠道修通了,3000亩旱地变成水地;王桥公社社队两级自筹6万元一个月修建8个电灌站;尤其是全县面对当年的大旱总结抗旱经验,大力发扬群众自力更生精神,两个月扩大水地1.1万亩。大家热情高涨群策群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水利歼灭战。干渠工程1965年9月20日开工,10月20日竣工,全县调动1.2万名民兵苦干一个月,投工30.9万个,动用土石方33万立方米,投资60余万元,完成24公里干渠配套工程,扩大水浇地5万亩。加上其它小型水利保浇的5万亩,全县15万人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大家高兴地说:人心齐泰山移!没花多少钱,一个月一万多人居然干成拖了5年没干成的事!咱县也端上稳产高产的“铁饭碗”了。
  干渠竣工剪彩通水时,不少老人背着干粮步行数十里赶来参观,还有人在家门贴出对联:胜天渠气死老龙王,幸福水灌溉革命田。当年11月27日的《山西日报》刊发《一场显示了突出政治威力的水利工程》的长篇通讯报道这件事,并配发社论《一个多快好省的范例》。
  做官易,做事难。面对事功繁累,许多人可与共成不可与虑始。回顾当年那场水利决战,41岁的父亲作为领头人压力应该超大,但他没有退缩。父亲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组织把咱放在岗位上,就要倾听人民呼声,全心全意为群众干事。咱一个放牛娃出身,有啥好怕的。后来父亲调任吕梁,在横泉水库建设、小流域治理、四荒地承包等重大决策中,都沿用了后湾的经验。

蹲点:“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应该和出身、经历相关,父亲一生有“三亲近”:亲近农民、亲近军人、亲近有学问的人。父亲生在佃户家庭,昔阳一带称扛长工为“砍觅汉”,父亲从小给财主家放牛,财主家就叫他“小觅汉”。他知道农民的苦和乐,所以特别亲近农民。参加工作后,尽管换过不少岗位,但几乎一辈子都少不了和农村农业农民打交道。
  记忆中,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父亲的工作常常要进村蹲点,父亲蹲点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背着铺盖卷通过访贫问苦,住进村里最困难的人家,和村里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刚进村大家还显得生分,背地里叫他“县太爷”“七品官”,直到他和大家一起出工劳动,一起担粪间苗,大家才把他当成无话不谈的自己人。父亲为了解情况平时轮流在各家吃饭,结果他在谁家吃饭,谁家就成了“饭市”。他在哪里劳动,一休息下来,哪里就成了“地头会”。1964年春,小麦眼看要返青,该追肥了,但全村没动静。原来当地没有追返青肥的习惯。父亲就给大家讲追肥的好处,但还是动员不起来。要提高小麦收成不追肥怎么行?父亲思来想去,觉得言传不如身教。次日凌晨,父亲便早早起来担着茅粪去麦地里追肥。这下村里嚷嚷开了:“人家赵县长给咱担粪追麦图个啥?还不是为咱好!”“咱就扶也扶不起来了吗?走!”大家争先恐后担粪追肥去了。一个早上,大家有担六担的,有担七担的,父亲起得早,担了八担。
  父亲带头担粪追肥本来就让村里人很感动了,担粪中间又发生了一件让大家更感动的事。有一回,他担着茅粪罐走着走着,忽然在半路上把茅粪罐放下了。大家不清楚发生了啥事,赶上去一看,发现父亲正用手往茅粪罐里捡一堆牛粪。有人对父亲说:老赵,快不要捡了,看泥糊糊的有多脏。父亲笑着说:不要紧,没有这脏东西,哪能来了香东西。白堰底的积肥工作一向搞得不算好,父亲的这一举动,让大家印象深刻。队干部用父亲捡稀牛粪的例子提醒大家爱惜肥料。
  1965年10月16日,《山西日报》刊出《襄垣县大批干部到基层长期蹲点》的消息。文章对父亲蹲点作出小结:“县委书记赵芝悦从去年一月起,第一个选择离县城最远,工作最差的生产大队蹲下去,摸索改造落后队的经验。他在那里和群众一起担粪,一起放羊,一起割麦,一起生活,住在哪一家就给哪一家担水、扫院。普遍访问贫下中农,倾听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出谋献策。他的这种作风受到群众赞扬,也给全县干部做出榜样。大家感到县委书记还能抽出身子下去蹲点,我们咋不能下?于是,带着三八作风下乡去,已成为襄垣干部的一种新风气。”

家风:“生活越简单越幸福”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应该是一幅堪称经典的老对联。原先我一直以为昔阳赵氏祖祖辈辈主业就是务农。退休后翻检地方志和旧族谱才发现,昔阳赵氏祖先从宋末元初由洪洞迁来,经过七八代人打拼,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及清朝陆续有考中举人进士并在当朝和地方为官者。县城西大街始建于明中后期的赵氏祠堂距旧县衙仅一街之隔,至今尚存。赵氏正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典型。不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数典忘祖深深抱愧。
  赵氏先祖尽管不乏为官为宦者,但并不张扬炫耀,史志也未有贪腐不良记录。清初傅山先生云游至昔阳时,曾有《题赵庆门先生像》:“此吾万历乙未榜进士、水部郎乐平赵庆门先生像也。癸未,曾见其谒郡守王公,冠带皆旧敝。而骑一骡子,质直不文。因敬前辈之不事修饰大都尔尔。”
  母亲王荣峰生于1932年,母亲家与父亲家相隔七八公里,家境好于父亲,所以聪颖的母亲能读书至高小毕业。但兄妹八人嗷嗷待哺使外祖父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提亲人上门时,17岁的母亲正捧着中学录取通知书呜呜痛哭,外祖父和她商量,一个女娃娃,中学能不能不读了,家里负担太重。提亲人见状灵机一动,巧舌如簧说,25岁的父亲已经是区长了,又是独子,母亲过了门上个学还不是小菜一碟。母亲看到希望,立马允亲。外祖母说,迎亲时父亲牵着一匹高头大马,一直在院子里转悠,结果踩死一棵梨树。另一棵果树后来长得枝繁叶茂,浓荫四蔽,成为度荒的好帮手。可惜村里通电时担心风刮树枝挂断电线,砍掉几个主枝,果树后渐渐枯死。母亲后来屡屡笑说父亲骗婚,父亲总是笑而不语。
  大姨和舅父夭折后,勤劳的母亲作为长女,里里外外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外祖母做了一件好看的花小布衫奖励她。母亲欢天喜地,也羡煞尚且年幼的众姐妹。不料时隔不久母亲上树捋榆钱,担心刮破新衣裳,便脱在树下。结果被人顺手牵了羊。多年后母亲笑说挨了外祖母好一顿打!当然也不会再有新衣裳穿了。艰辛的童年陶冶了母亲的情操,让她一辈子惜物节俭,从不肯浪费一针一线。
  母亲有文化,早早入了党,先后在榆次、寿阳、襄垣、太原、吕梁等地税务、商业、财贸、纺织、邮电、司法等部门工作,随父亲宦海浮沉,居处不定。几十年让我们姊弟印象最深的就是隔三差五搬家。早年父亲工作调动频繁,好在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当,几个白木书箱,几个衣被包袱就能上路。
  母亲手巧,我们的衣服总是大的穿了改一下染一下小的再穿。我们穿补丁衣服是常事。父亲官做大了,外衣尽量不补补丁,但领口破了翻领口,袖口破了换袖口也不稀罕。至于内衣、棉衣,父亲也少有没补丁的。父亲在襄垣县委书记任上时,冬天棉衣袖口磨破了,棉花露出来,正好县委机关讨论职工救济,有人提议说,赵书记家人口多,孩子们还捡煤渣呢,棉衣也补丁摞补丁,布都糟了,给赵书记救济一件棉衣吧。大家一致同意悄悄给父亲报个救济。父亲知道后很生气:县里有多少困难的同志需要救济,我袖口破了,补一下就还能穿,还有没棉衣的同志呢。
  不久父亲在运动中落职,送县工程队监督劳动三个月,母亲不离不弃,顶风冒雪天天为父亲送饭,直到监督解除。
  父亲对我们常说的话是:有多大能耐端多大碗,不然给了你也端不住;好好工作,别嫌位置低,先想想自己能做得了什么事。母亲常说的话是:生活越简单越幸福,为人别怕吃苦、吃亏、吃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谨遵父母教诲,认真工作,到报社后,从不以稿谋私。父亲很欣慰:这才像我的儿子!

孟志平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26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9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