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肉兔价格波动下滑,今年1月-4月肉兔价格持续低位徘徊,行情陷入近三年最低谷。
近年来,餐饮消费需求不足,国内兔产业遭受较大冲击,产量回调。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兔出栏量为3.21亿只,相比2020年减少了1151万只,降幅达3.46%;兔肉产量达45.9万吨,相比2020年减少了2.9万吨,降幅达5.94%。
兔肉产量下降推高整体兔价。2021年以来,肉兔连续3年维持较高价位,尤其是2022年6月-2023年11月,国内肉兔均价总体高于16元/公斤,最高时接近24元/公斤。然而,去年12月以来,全国肉兔价格开始波动下滑,今年1月-4月行情持续低迷。国家兔产业大数据平台显示,2024年1-14周,国内肉兔价格持续低于15元/公斤,当前为13.1元/公斤。若按16元/公斤养殖成本、均重2.5公斤计算,当前肉兔养殖亏损额达7.25元/只。
在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养兔企业如何破局?广东双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谢女士认为,除了销售肉兔,可将兔子分层次销售,宠物兔和实验用兔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以此对冲肉兔养殖亏损的风险。
长期来看,养兔业拥有多项发展优势。从养殖端的角度看,肉兔养殖业具有养殖投入低、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利于资金快速流转,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从消费端看,近年来大众对兔肉食用价值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等优良特性,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要。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