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这部书的第一个读者,我逐字逐句地读完了妹妹建群的这部文集,我有责任分享我的心灵在阅读中所发出的震颤。作为作者的哥哥,我更有责任分享我所见证的妹妹在故乡的耕耘和成长。
母亲生养我们七子女。我为长,建群为幼。多年来,我在学校工作读书的年头最多,却鲜有著述。倒是建群作为记者常年辛勤奔波采写,收获颇丰。前些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人物采访汇编《面孔》。如今,她将推出她的第二部聚焦河东运城的人物、掌故的力作——《河东访古》。我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要为她的书写几句话。
多年前,我的小妹建群跟随我们来到北京历练闯荡。那个时候,天真烂漫的建群不甘于普通的打工生活。她积极上进,充满理想;勤于思考,热爱歌唱。回想起来,当年我对建群的关心是很不够,也是不得要领的。我希望她能留在北京,按我们的想法,找到稳定的工作,享受也许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向对我敬重礼让的建群,后来却做了一个让我惊讶的决定,正当她熟悉了北京,工作生活将要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她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心中一直不解,不知是何等的魔力吸引她义无反顾地回归故乡?如今,我自己也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漂泊之后从海外回到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希望为故乡的文化产业复兴做一些事。看着面前的书稿,体味着建群字里行间流溢出对家乡的无限深情和眷恋,我终于懂了。我们的人生轨迹注定是要回到故乡这个我们曾经出发远行的原点,在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去追寻我们经历过、遗忘了的许多往事,从中领悟先辈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去捕捉我们的家乡曾经绽放过的浪漫情怀和梦想。
我注目于建群的文字,沉醉在她所述说的河东运城那些几乎被人遗忘了的许多人物、风情。她的兴趣笔致无不显露出她身上难以遮盖的才子情怀。她身上流露出的书卷气,使我这位作为兄长者深感自愧。通过读她的书,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从我心底涌流而出。这种崇敬之情是因故乡让人沉醉的历史,也是对勤奋写作、笔耕不辍,令人刮目相看的建群而生发的。
建群的文字选题清新,文笔优美。读她的书像欣赏一幅手法老道的白描古画,字里行间总传递着一种质朴而深邃的见识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感。她在寻访永济市清代大诗人吴雯故居的散记里写道:“采访完毕返回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绵密而又珍贵的春雪,落地之后顷刻化作了无边的湿润,将身边的条山群岭浸得透湿,举步之间,有些许春泥便沾在脚底了。霎时,‘浓云湿西岭,春泥沾条桑’的诗句浮出脑海,颤颤悠悠地往山巅上飘去。我们知道这是吴雯的诗句,这是大诗人为他的中条山,为他的乡邻创作的诗句。”像这样美丽而有文采的华章,在她的这部书中随处可见。
建群的篇章充满了真诚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文学感慨。在书中建群饱蘸对家乡的爱和责任,用她细心的关照,介绍曾经的河东,描画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的运城。建群在书中往往不是简单地记述,而是吟诵感叹。在她追寻民国大才子景耀月的章节中写道:“细细品来,这些饱含真情甚至是血泪的诗文,常常让人唏嘘不已。那其中是深厚的国学功底的厚积薄发,是独特的人生况味的书写表达,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写照,更是景耀月,这位曾师从阎敬铭,深得中国国学传统精髓的先贤的性灵之作。”
在这部可以被称作运城民间史诗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在建群笔下活灵活现的运城历史人物:明代兵部侍郎刘敏宽,明代名臣进士曹于汴,清代大诗人吴雯,曾任河东巡盐监察御史的年羹尧,清代探花王文在,雁门道台许鉴观,辛亥革命名将风云人物李岐山、王用宾、景耀月、姚以价;著名报人景梅九,抗日英雄马骏,河东清末举人张金榜、民初河东教育家邵允恭、南仁甫;运城盐商罗眉仙、荆华庭;也有从运城走出去的开国功臣程子华、任建新。书中收录了这么多明清、辛亥革命志士仁人,要采访起来需要多大的毅力,多大的动力呀!建群写道:“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中,文明经典就是那闪亮的星星,它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启迪着人们的心智,护佑着人们的安宁。”我想这无疑就是建群不辞劳苦,勤奋采访写作的动力吧。
在书中除了写人物,建群还写故乡的城市、宅院和风物。建群无论写人,还是写物都满含对故乡的热爱。你看她笔下的天宝盐池古禁墙多么富有气韵:“较之近在咫尺的城市的楼群,古禁墙更有一种大气,一种淡泊,一种繁华远去的沉着。你站在古禁墙上不会浮躁,在这里你会看到历史,看到时光荏苒的终极景象。不知费了工匠多少心血汗水建起的天宝盐池古禁墙,想是用版筑之法筑起的,因为历经岁月的风化,古禁墙露出了本来的面目,那一层层的纹理应是当年版筑时木板夹筑的位置,它一直委委屈屈地掩藏在浮华之下,当繁华远去,留下了它,朴实无华,最本真最实在的它。它那一层层的纹路正像是一本大书的册页,无字,但是格外耐人品读。”
在书中读到有关永济孙常新华社五七干校遗址的介绍,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希望永济市也能把这个遗址开发为一个新的旅游景区。我应邀访问河南周口西华县时,曾专程参观了国家经委五七干校。这让我想到家乡的新华社五七干校也应该保护开发。建群的书不仅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也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和重建故乡的历史遗迹。
在建群的文章里,如果说一众明清、民国人物彰显的是古河东精神的话,五千年文明的物化见证虞坂古道则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在书中建群以严谨考证的态度记述了运城地区的活化石风物遗存。她通过对从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至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村,总长为8公里的虞坂古道介绍,引出了发生在运城的中国成语故事:“唇亡齿寒”和“伯乐相马”就发生在运城的古虞坂。
建群说虞坂是一条文化路。她在书中写道:“走在虞坂古道上,有许多遗存令人触目惊心。一是石道上的马蹄印,一个个半尺深的石坑显现出一个个浑圆的马蹄印。二是车辙印,近一尺深的车辙印。三是锁阳关,明朝重修的古锁阳关。四是平头铺上层叠的土窑洞。还有那一层层下移的石道层,像极了树木上的年轮。有道是,世上千年,石道一层。我们不说运盐的马蹄印和车辙痕了,那是生命的印迹,太容易让人神思飞扬,想象出一辆车的一生、一匹马的一生和一个运盐者的一生,无数的血汗、生命才造就了这古道上坑坑窝窝,生命就是这般坚韧、平凡。”
在建群的笔下,古道沧桑,它是盐运的历史见证,也是兴亡更迭的见证,它更是大美运城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喜欢建群新出版的这部书,不仅因为它传承了故乡运城的精神价值,也因为它见证了建群和一代运城人对故乡历史文明的珍惜和推崇。
正如建群在书中所写:“历史已经远去,故事却是常新的。”让我们期待建群在未来能够抒写更多更完整的河东历史,为我们的故乡谱写新的文化篇章。
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