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乡土文化

闲言碎语端午节

  •   想起40年前的端午节。那时县里会在端午节前后组织农口和乡镇的干部,组成观摩组下乡看麦田。那时的汽车稀缺,全县仅有的十多台212吉普车,早晨在招待所集中,贴号排队出发。车队走进乡村的田野,俨然就是一道夏日的风景。到中午时分,观摩组在就近的乡镇食堂拌凉菜吃面,或蹲或坐或站,偶有风趣的干部讲起民间轶事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现在想来,哄堂大笑就是一种久试不爽的解乏之法。
      午后的吉普车里,酷热难耐,人们用湿毛巾降温,用草帽扇风,但观摩工作有条不紊。人们上车下车、下车上车,车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太阳下山,一天的工作才告结束。观摩一般需要三天,才能看完全县规模成片的麦田。最后,县领导总结并布置麦收工作。这项活动当初叫“测产”,是对全县小麦的生产和夏收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一眼望不到头的麦浪,远比一幅《麦田的守望者》令人兴奋,二十多万亩的小麦,是全县四十多万人的口粮和希望!划龙舟的人儿可能不知道,当初车里车外的人忙着算着的,是他们祖祖辈辈离不开的“梦中情面”,如今已是山西人的饮食文化符号,也是被讲究营养搭配之人调笑的,主食配主食的主要主食。
      夏季疾风骤雨多,最可怕的是冰雹。那时的气象站,有用于打散积雨云的炮弹,每到乌云密布,县里会指令他们向天开炮,保护即将成熟的麦子。在山西说夏收其实就是收麦,讲话和新闻稿件多形容作龙口夺食!形象地说明麦收对老百姓的重要和紧迫。
      现如今,小麦跟高粱玉米比起来,亩均成本高、日常管护难、收入不稳定,老家文水的种植面积逐渐萎缩,麦收时节,几乎是万绿丛中才有那么一点黄。《汾河流水哗啦啦》里唱的“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风吹麦浪的画面成了另一种乡愁记忆。
      日月如梭时光如电,“让老百姓吃上白面馍”,当初县乡村干部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四十年前的麦田守望成了时代的回忆。从那种岁月走过来的人,已渐渐老去,血糖高的早用粗粮杂粮替换了白面,但只要谈到小麦玉米高粱,他们一定会打开话匣子,谈论当年的奋斗、艰辛和快乐,戏说山区平川民间笑话甚至家长里短。
      很多报纸文章评述改革开放,确实是市场流通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口粮问题。南北方互相交易让人们获得了各自所需的茶米油盐,各地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更为经济科学的改变。华夏商人鼻祖范蠡,两千年前就把“以物易物”“移物易物”“异物易物”的方法完美应用到了极致。想想他当年一叶小舟泛湖而去创造的神奇,其实也是最朴素的逻辑:人挪活树挪死,活人焉能让尿憋死!人类社会永远是在相互适应中,才会发展进步。

    曹小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7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