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时光印记

树元不老 精神永恒

  宋树元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乡贤。我们未曾谋面,我出生时,他已下了江南,因为仰慕其学问和才华,在本世纪之初,冒昧地与其有过一次书信往来,他却不介意,而以涛儿相称,循循善诱地和我交流升入中学以后的注意事项。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他还赠予了我两本书,一本《左权十景》,一本《辽城旧迹》,当时是油印出来的,我当时只是粗粗翻阅,受当时的知识、眼界以及鉴赏能力所限,不怎么感兴趣。
  后来《老辽阳》出版了,书的装帧很好,还有他的木刻画像,那时我才一睹他的容貌。其中有赠阅我的两本书的内容,也有其部分日记,还有看了让人销魂的钢笔画,感觉就是神来之笔。
  之后随着左权经济社会的发展,左权的古迹渐渐修复起来,老先生著作频频被后人引用,他几乎成了研究左权历史文化绕不过的文化巨匠。去年回老家整理我读过的一些书籍,他赠我的那两本书依然在那里静静地放着,岁月无声,昔日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步入中年,他书中所说的风景,好多都被修葺一新:祝融公园火神庙,鳌峰笔塔冲天俏,㟦山公园歌舞跳,石佛松涛空气好,北国晴岚旅游搞……如果老先生地下有知的话,一切皆如所愿。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先生当年所付出的艰辛——那时候,行路难,路难行,吃着灰土迎着风,顶着烈日汗水流,翻山越岭去找寻,街头巷尾顺打听,刨土扬尘寻碑文,左权文脉苦找寻,文人风骨志气硬,是非得失后人评。
  去年县政协又为宋树元老先生刊印出《宋树元日记》,一共十卷本,刚听说,感觉很震撼,于是找过来阅读,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的学识、涵养、毅力,就像家乡的玉霞山一样永远值得人们仰慕。日记记录了其在1978年到2002年的点点滴滴,其中分几个阶段:在下丰堠村生活的日子,到县城生活的日子,以及南下江南以后的日子。若按年龄算,1978年,宋老已步入老年,但是他的日记通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其中记录有工作琐事,有老家的风土民情,比如说,谁谁谁什么时候结婚,收了多少礼;以及家乡的一些习俗,比如说二月十五斋戒的盛况,当然更多的是其撰写的楹联、诗词,还有收集文史知识的经过。当然了,还有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交往,也有他写给亲友的书信。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洋洋洒洒八百万言,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收获,我通读之后想到两个关键词:奉献与坚守。
  宋树元老先生的日记第一卷开篇作了好多诗,有一首“勉宏儿”是这样写的:“山外青山楼外楼,天上明月照皎秋,来年若遂凌云志,蟾宫折桂信步游。”之后他还补叙道:“当今之世,非有一技之长,断难出人头地(这个头地非指个人名利而言,乃指对人民贡献而言)”。
  在第一卷第二篇中他在敬贺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诗中写道:“阳光照得家家暖,百家争鸣争贡献”。后面还附录了他的《新长征请缨自由书》,他说,新中国成立后,自己接受了党的教育,愿尽心竭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那年他已经65岁,他表示要振作精神干到2000年,后面还说了他的志愿。言语之诚,令人感动。
  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是有一句经典名言吗?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就会自豪地说,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科技网络发达,各种思潮充斥着大脑,扪心自问我们的内心该往何处安放?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有过一段精彩论述,他说: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试想一下,大家如果将奉献精神刻入自己的脑髓,将收获怎样的人生?
  宋树元老先生历经坎坷,却仍然在夹缝中求索,奉献自己的所学,仔细揣摩其留存的文字材料,真是为我们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风范、才学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人生的意义在于坚守

  二十年沧海桑田,通过《宋树元日记》这面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家乡生活的方方面面。日记前十年,主要记载了其在“文革”之后,他先后在下丰堠小学、石港口公社中学、左权中学任教期间的往事,里面有一代人难忘的青少年时代记忆,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他们都是自己的父辈,岁月的年轮已让他们两鬓斑白,现在回想起他们敬爱的宋老师,他们会是一个怎样的印象?许多自己的少年往事,他们自己都遗忘了,而他们的宋老师的日记里仍然记得清清楚楚,现在读起来仍然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宋树元老先生有六七年的时间里还受聘于县民政局地名普查办公室、县史志办公室,其间还担任县政协委员,为《左权县志》的编写付出了大量心血,这些《宋树元日记》中都有记述。为了守护和记录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笔耕不辍,日夜奉献。正如县政协主席李左红在序言中对宋树元老先生的评价:宋树元老先生是左权一方文化的亲历者、记录者、守望者,《宋树元日记》记录了不老辽阳的璀璨历史。
  宋树元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他当时就想到将来会出版?会公之于众?我想不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吧。“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罢,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无情的岁月啊,让人在不断地经历与失去中获得成长,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生活总是伴随着顺境与逆境,波澜起伏不断地向前,在顺境时踏实做事,坚守初心,在逆境里,心态平和,乐观包容,自励自省,找准人生定位与前进方向,做有意义的事,只要活着就要尽己所能发一份光和热。
  宋树元老先生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时运不济却未能将其埋没,他能俯下身子投身乡村教育,执着耕耘于乡土文史研究领域,海量的文字就是对其最高的褒奖。晚年他用他的才学回馈了生养他的辽州大地。他也用其二十余年的坚守,通过《日记》向后人展现其看似寻常却不平常的人生。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只有热爱生活,才会有收获,应该也是其坚守的人生信条吧。
  树元不老,精神永恒。宋树元老先生著述的文字将永远照耀着故土辽阳和这里的人们不断向前,向前!

樊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7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