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5位(肺、女性乳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2位(肺、肝)。肝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了解肝癌的风险因素及早期诊断手段,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降低其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一、肝癌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肝癌中约90%和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在我国主要是乙型肝炎,还有一些和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有肝炎,也就是病毒感染,肝炎进一步发展,就变成了肝硬化。肝硬化的同时伴随着肝脏细胞的增生,在增生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为肝癌,这就是著名的“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主要的发病机制。
2、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病,在此基础上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程可能引发肝癌,肝炎感染者经常饮酒加速肝硬化的形成,促进肝癌发生。
3、代谢性疾病:病态肥胖、糖尿病等导致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都是独立的。
4、长期进食霉变的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亚硝胺食物、缺乏微量元素食物。
5、饮用藻类污染的水、血吸虫感染、化学物质、遗传因素等。
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肝癌的发生。因此,了解这些肝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对于肝癌的预防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规避酗酒、控制体重、规范饮食等,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保护肝脏健康。同时,对于存在潜在肝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肝脏健康检查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二、肝癌症状与诊断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时,多数已处于晚期。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隐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恶心呕吐、腹水等表现。对于可能患有肝癌的患者,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血液检查可以观察肝功能及肝脏状况,如ALT、AST、AFP等指标的异常水平可能提示肝癌的可能性;而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则可以直观地显示肝脏肿块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对于可疑病灶,需要进一步通过肝脏穿刺活检、PET-CT等检查手段进行确诊。早期发现肝癌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对于高危人群至关重要。
三、肝癌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手术、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是常见选择。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等介入治疗也是常见的选择。药物治疗中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通过干预肝癌特定的生长信号通路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对那些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综合治疗策略的个体化则更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肝功能、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更符合其需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四、肝癌预后管理与健康生活方式
肝癌的预后管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至关重要。在治疗肝癌之后,饮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建议患者遵循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尽量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减轻身体负担。
肝癌的预后管理强调科学的饮食、用药及定期检查,并建议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全面了解并应用这些治疗和管理策略,将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表现,为他们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 黄江河